發表文章

拉赫曼尼諾夫: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的故事(Rachmaninoff: Piano Sonata No.2, Op.36 analysis.)

圖片
  第一版樂譜封面(UNIVERSITY) 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奏鳴曲,算是他主要作品之一,題獻給從小認識的好友,1913年約四十歲左右完成,在當年首演時並不成功,還被譏為”給犀牛演奏的作品”(1909年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則被譏為給大象演奏的作品),足證演奏的費力,與音符的繁多。 晚年的1931年,他大幅度修改曲子,尤其把第二與第三樂章一些複雜的樂段刪除,使曲子的演奏時間盡量壓縮在二十分鐘之內,這樣是簡潔許多,但後人看法兩極,鋼琴家也分成兩派,各有所好,以我個人而言,我偏愛1913年原版,因為比較淋漓盡致,技巧更艱難,演奏效果也更好。 這首曲子有個很著名的現場影片,就是由鋼琴家霍洛維茲( Vladimir Horowitz) 演奏的,他是拉赫極信任的鋼琴家,由於拉赫認為此曲或許未盡完美,甚至授權讓他修改演奏他自己滿意的版本。影片剛開始他就展現了對比鮮明,動態強大的演奏,加重的低音與輕巧的跳躍交錯,手一下像是大扇子拍掉困難音階,一下又像是愛撫琴鍵,簡直是無所不能。 第一樂章結尾那些三十二分音符,他用"輕風掃落葉”般的彈過去,更不要說第二樂章中段他如何處理那些繁多聲部,與第三樂章最後歇斯底里般的狂喜,都讓人印象深刻。但是…他彈奏的並非1913年版,也非完全是1931年版,第二第三樂章都有刪減,也不照譜上的力度彈,只能當作欣賞而已,若要1913年版,我還是以匈牙利著名鋼琴家Zoltán Kocsis 的演奏為範例。 第一樂章 降b小調,激動的快板,4/4拍子。剛開始下降音階是小調,但如他作品常出現的鐘聲那樣,出現兩個"強音",一下頑強的站上大調(24:31),這兩個音相距三度音程: 當改變拍子時,左手彈出半音下降音階(24:35),呼應樂章剛開始,但這次是弱起拍,這兩個因素~擊打的鐘聲與半音下降音階,將是全曲的主要因素,其他兩個樂章也都有。而這半音下降手法,在他有名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已展示其美麗憂鬱之處了… 這裡就是 第一主題 了,在重覆後,半音下降轉為右手的高音(25:00),並轉換調性,鐘聲也不再那麼強烈,三度消融於糾纏的音階中(25:15)。。通過搖曳的低音(幾乎有種爵士樂效果),第一主題再出現(25:34),卻更加激烈,鐘聲開始連打,半音下降幅度也更寬廣(25:38),這雖是右手,但左手也有這個半音

貝多芬弦樂四重奏第15號,OP132的故事

圖片
貝多芬弦樂四重奏第15號,OP132,於1824年開始作曲,該年初他才剛完成鉅作"第九號交響曲",兩者間也有些關聯,特別是最後樂章的主題本來是第九號交響曲最後樂章打算使用的,並非是現在的"快樂頌"。 然而創作因生病而中斷,在恢復後,他寫了一首感恩的頌歌成了第三樂章,種種因素使此曲成為後期四重奏最有名的,值此第九號交響曲完成兩百周年之時,我想寫作兩篇文章加以紀念,第一篇就是分析此曲,發現很多有趣的地方,範例是著名的阿班貝爾格四重奏團的著名錄音,也是我第一個收集的版本。 第一樂章 a小調,2/2拍子。剛開始讓人想到"大賦格曲"的主題,一樣的半音上升開始,一樣的六度往上跳,一樣的四音動機,一樣在開始與結束都有四個聲部都有倒影的變化,相當強調a小調主音的 導音 升g音,果然到這音的和絃就暫停(0:41),然後散了開來,大提琴奏出憂鬱弱起的 第一主題 ,為四音動機的變奏(0:46)。好不容易到了關係C大調的附加六和弦(1:06),顯得單薄。第一主題再分割給幾個樂器(1:14)接連奏出,很有流動性,也從前面四小節一個單位,變成兩小節。 隨著漸有精神,第一主題變貌成關係調C大調(1:37),並輕易轉到下屬調F大調的 第二主題 (2:03),但其中經過的是興奮的半音衝刺,也恢復成規律的四小節結構,從開始的凝結到放鬆,小調到大調,讓人鬆了一口氣。不過並沒放鬆很久,開頭的四音動機又出現(3:02),第一主題又來了,反而出現古代的調式風格(3:35)~這裡可說是 第三樂章 的先聲。 這裡可視為發展部嗎?我以為不是,因為很短沒有充分發展,就接回了第一主題(4:31),第二主題沒有疑問的把前面的F大調消除,變回了沒有任何升降記號的C大調(5:50),難道樂章會以這樣的光明面結束嗎?看來是不可能的,因為四音動機倒反了(7:00),反而更加深了疑慮,返回開頭的a小調時,一樣的強調 導音 升G音(7:22),如此故意不解決的不和諧,已讓人感到悲劇性的結尾,不過短暫希望又襲來,第二主題轉為a小調的平行調A大調(7:59),而這兩者因為同樣都是主音A, 導音 都是升G,讓此造成不和諧的音能繼續作怪,所以實質是失敗的... 當又以此音開始時(8:59),悲劇性結尾就到來了,那連續刻印式的E音(9:13),也許是不屈服於a小調,想要C

貝多芬第13號弦樂四重奏Op. 130,與大賦格曲OP133(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No. 13 &Große Fuge analysis)

圖片
貝多芬第13號弦樂四重奏,作品130,於1825年11月完成,1826年3月首演,由六個樂章構成,算是他弦樂四重奏樂章數最多的,最後樂章本來是相當長大的"大賦格曲",首演後被認為太難理解,貝多芬於是換了一個比較短小的終樂章,此樂章也成為貝多芬最後完成的作品,相當有代表性,可惜首演在1827年4月,當時貝多芬已去世,大賦格曲則另外作為作品133出版。以下是Leipziger Streichquartett的著名演出,有附總譜。 這首曲子的第一樂章滿長,若以原來的大賦格曲為終曲,那就變成頭尾都長,而中間是幾個相對短小的樂章。然而降B大調 第一樂章 ”不太過分的慢板”的格局方正,是他晚期四重奏少有的,3/4拍子,開頭的旋律為弱起拍,先是下降,那奇怪的降A音暗藏玄機(0:11)。 然後六度跳升(0:14),是此樂章的要素,旋律也有許多休止符,再加上 比較弱的力度, 帶著神秘感,雖然和聲是豐滿,如同聖詠,也是端正的八小節結構。由此上升到達屬音F,好像一種渴望,注意其 短-長-短 節奏(0:28),是個伏筆。隨後好像受到挫折那樣,此上升音型由四個聲部互相模仿(0:41),類似賦格,這是貝多芬晚期愛用的手法,讓這段音樂宗教意味更濃。 轉到快板(1:15),也變成4/4拍子,第一小提琴下降音階與第二小提琴的四度上升(1:16)互相結合,等於是一次展示兩個重要元素,四度上升也會移位到低音出現(1:59),在發展後(常把下降音階變上升),又遇到休止符,又是下降+六度上升(2:43),兩個要素都具備,這裡是曲子的 主要主題 ,另外注意中提琴的部分~在大賦格樂章將有大用。但很快轉為降G大調,過程很自然,並且蓄積往上的動能,音樂也比較流暢,就直衝降G音(3:51),此音大概是整個呈示部的目標。。 只是此調比較遠,站不太住,於是掉下來再回到開頭,把呈示部又反復一次,此為格局方正的原因之一。開頭的音樂又響起(4:09),這次可以聽得出來,那不該出現在降B大調的降A音,是為了後來降G大調所預備的,這樣就說的通。 回到開頭(4:09),又重複了一次,才進入 發展部 (8:06),速度回到原來。又是一堆休止符,以及四度上升,摸索著轉調。比較順了後,由四度上升開始(8:46),慢慢轉到G大調(9:20),只是這調性是不穩的開端,在流動的弦樂下,上升四度反變成了下降四度(

梅湘:時間終止四重奏的故事(Quatuor de la fin du temps analysis)

圖片
  "時間終止四重奏"是法國現代作曲家梅湘(Olivier Messiaen,1908-1992)為小提琴、大提琴、豎笛和鋼琴創作的八樂章室內樂, 靈感來自聖經的啟示錄。 梅湘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常常以聖經為題材寫曲。他解釋說:「七是完美的數字,神造萬物花了六天;由神聖的第七天安息日所認可,延伸到永恆,成為永恆之光的第八,不可變更的和平與安詳。」這就是八個樂章的由來,而其中第一、二、六、七部分完全是原創的,其他部分是舊作的改編。 啟示錄第十章,尤其是此作品靈感的來源,以下節錄自聖經中文和合本。 大力的天使拿著小書卷  1 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大力的天使從天降下,披著雲彩,頭上有虹,臉面像日頭,兩腳像火柱。   2 他手裡拿著小書卷,是展開的。他右腳踏海,左腳踏地,   3 大聲呼喊,好像獅子吼叫。呼喊完了,就有七雷發聲。   4 七雷發聲之後,我正要寫出來,就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七雷所說的,你要封上,不可寫出來。」 5 我所看見的那踏海踏地的天使向天舉起右手來,   6 指著那創造天和天上之物,地和地上之物,海和海中之物,直活到永永遠遠的,起誓說:「不再有時日了(或作:不再耽延了)。」   7 但在第七位天使吹號發聲的時候,神的奧秘就成全了,正如神所傳給他僕人眾先知的佳音。 這首曲子的創作有一個非常引人入勝的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31歲的梅湘加入了祖國法國軍隊。1940年他被德軍俘虜,關押在德國格爾利茲(現為波蘭茲戈熱萊茨)的Stalag VIII-A戰俘營。在前往集中營的途中,梅湘給同為囚犯的豎笛演奏家亨利·阿科卡看了後來成為"鳥之深淵"《Ab î me des oiseaux》樂章的草稿。另外兩位職業音樂家,包括小提琴家讓‧勒‧布爾萊爾 ( Jean le Boulaire) 和大提琴家艾蒂安‧帕斯奎爾 ( É tienne Pasquier)也是他的獄友。 梅湘為他們寫了一個短短的三重奏,這首曲子後來成為四重奏的"間奏曲"《Intermède》樂章。後來,他決定用鋼琴與三重奏組合,將其發展到"時間終止四重奏",梅湘希望強調其在時間終結後,即是"永恆"的意義。 É tienne Pasquier後來成為著名的 Pasquier三重奏成員

韓德爾:神劇《彌賽亞》的故事(Handel: Messiah)

圖片
  我的彌賽亞第一個版本,可能是國內當時唯一的全曲唱片 韓德爾的神劇"彌賽亞"是我最喜歡的曲子之一,也算是古典音樂的啟蒙。記得在金門服役時,每次夜行軍,從晚上走到隔天早上才回營,我常戴著耳機聽彌賽亞的全曲,陪伴著我一整晚,才能保證不打瞌睡,沒有危險,所以我很早就會哼唱全曲了,尤其裡面的合唱曲,讓我每每驚嘆其結構的完美,節奏的活潑,旋律的靈活,直到現在仍常常聆聽。 說實在,彌賽亞並不難懂,即使對其歌詞內容一無所知,也不會妨礙欣賞,反而多了一份詮釋的自由。我當年聽時,只知道第一部分的合唱曲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田園曲是描述耶穌基督的誕生,第二幕開場的合唱Behold the Lamb of God&詠嘆調He was despised是描述受難,尾聲的哈利路亞是偉大的頌讚,而第三部分有一首帶著小號的長長詠嘆調The trumpet shall sound,是描述復活與最後審判,最後的羔羊頌歌Worthy is the Lamb與阿們也同樣是頌讚,如此而已。 還有這曲子完成於1741年,當時韓德爾已經56歲,前此他的歌劇事業已失敗,他也破產,但似乎被"彌賽亞"的人氣拯救,從此他努力寫神劇,終於達到不朽的地位。在寫作"彌賽亞"時他特別有靈感,寫"He was despised"是用淚水寫成,寫完"哈利路亞"時他說看到了上帝與耶穌,在演出時英國國王因為太感動而起立致敬,所以至今演奏此曲時都要起立... 後來的維也納三傑~海頓,莫札特,貝多芬也深為推崇此曲,海頓聽過後感動不已,如同小孩子一樣淚水鼻涕一起來,也讓他晚年決意寫作神劇"創世紀",莫札特則將之改編,但他認為沒法讓作品更進步,因為原曲早已完美,而貝多芬據此稱韓德爾為世上最偉大的作曲家。 但就以"戲劇"的觀點來看,彌賽亞並不是盡善盡美的,至少並沒有很明確的情節,只大概給出一個"誕生-受難-復活"的進程,個人以為像是耶穌基督的面面觀,以全部52曲展現祂的事蹟,祂的教義,對世人的愛與提醒,以及世人對祂的哀悼,驚奇,以及頌讚。雖然我在相關的文獻上從未看過,但我一直以為這"52",似乎是一年的52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