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22的文章

蕭邦:《第三號鋼琴奏鳴曲》,幻想波蘭舞曲&船歌(Chopin piano sonata No.3&fantaisie polonaise)

圖片
  1846年的蕭邦 大家好,歡迎收看音樂談天第二集。這次我想聊聊,我是如何從討厭蕭邦,到喜歡蕭邦的,是的,他曾經是主要作曲家中,我最不喜歡的。 因為我姊從小學鋼琴,在她旁邊多少學了一些,也彈過拜爾與卡農,但就只有這樣了,所以我對鋼琴曲並沒特別感覺,反而是因為信仰關係,對宗教合唱曲特別喜歡。後來開始聽鋼琴後,聽的也多是巴哈,貝多芬,舒伯特,史克里亞賓等人的。  那蕭邦呢?他不是"鋼琴詩人"嗎?甚至是鋼琴的代名詞了。我也聽過我姊彈的小犬圓舞曲,幻想即興曲等,後來有機會聽到他的夜曲,波蘭舞曲,但只覺得華而不實,內容空洞,更慘的是~他的憂鬱本質,還會讓我心情不好。自此後,我沒有買過任何一張蕭邦的唱片,十五年以來皆然,不管是哪位大師彈的都是一樣~ 但今年有了些轉機,先是聽到他晚期,1846年寫的" 船歌 "( barcarolle) ,得知其妙趣後,又順藤摸瓜到同時期的" 幻想波蘭舞曲 "( fantaisie polonaise) ,與1844年寫的 第三號鋼琴奏鳴曲 ~這被認為是蕭邦比較難理解的曲子,在喜歡上後,竟然他的曲子全都聽得下去了,真是相當神奇! 蕭邦在寫作這首曲子時,已與愛人喬治桑有些衝突,雖兩人關係仍親密,可是曲中 有些不祥的預感...而在兩年後寫作"幻想波蘭舞曲"時,肺病已加重,與喬治桑的感情也面臨破裂,身體或心靈都承受極大痛苦,但他仍奮力創作。而當這些曲子出版時,也有不少惡評,李斯特認為都帶有一些"熱病纏身的苦悶色調",不予贊同,此時的蕭邦,似乎進入絕境了... 還好他的音樂根柢是厚實的,反而激發他創作更美好的作品,這首奏鳴曲不僅詩意盎然,尤其結構完整,他從巴哈那得來的傳承,到此完全開花結果。我們先來聽聽 第一樂章"莊嚴的快板",見以下影片,這是由著名鋼琴家Fialkowska演奏,剛開始是b小調的第一主題,然而到再現部那好聽的第二主題時,已是B大調了!其後的樂章也常聽到這調性,最後更用此調性結束整首曲子,也是個"從黑暗到光明"的過程,也許中間經歷了很多轉折,但最終還是回到大調的領域~這其實是很符合傳統的。  而且蕭邦也很會使用動機, 第一主題 其實包含了四個動機,一個是剛開始下降的音階,再來是帶點憂鬱

法朗克最後未完成的歌劇:吉賽兒( Franck Ghiselle )

圖片
吉賽兒( Ghiselle ) 是法朗克 (César Franck) 創作的歌劇,改編自小說家吉爾伯特-奧古斯丁·蒂埃里( Amédée Thierry的兒子)的作品 ,主題是法國莫洛溫王朝。故事背景設定在 6 世紀,與他的前一部作品"胡爾達"(Hulda ,1886年)一樣,都充滿著黑暗與暴力情節 ,並以男女主角的自殺告終。  法朗克於 1888 年秋天開始 作曲 ,鋼琴樂譜的最後一頁上寫著 1889 年 9 月 21 日的日期。他親自編排了第一幕的管弦樂總譜,但未完成就已去世,其餘的是由他的學生 Pierre de Bréville, Ernest Chausson(蕭頌), Vincent d'Indy(丹第), Samuel Rousseau, Arthur Coquard等人編寫,好為法朗克去世後的首演準備(在蒙地卡羅),但我們知道,這次首演之後,到現在就再也沒演出了,連錄音也無,只有全劇的鋼琴譜傳世。我這次特別翻譯出來,供喜歡法朗克的朋友參考。音源方面有人用電腦方式作了呈現,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實際演出時的聲音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O59BLhbe7s&t=191s 第一幕 在紐斯特利亞的莫洛溫王朝,浴池宮殿的一個大房間,放了一 個慶典用的桌子,右邊是芙瑞宮德女王的寶座。 序奏 第一景   芙瑞宮德女王在寶座上,被大臣圍繞。 貴族們:榮耀歸於法蘭克人的勝利!所有紐斯特利亞的城堡,向天歡呼!他打敗敵人像砍瓜切菜。他的靈魂表現了偉大先祖的精神。 (戰俘進場)這是我們的戰俘,奧斯特拉西亞的俘虜,把他們押解在地! 巴黎的教士和祭司進場 安布羅斯,巴黎神聖的主教 貢特朗!天下無敵,征服者的征服者,愛好勝利!你的榮耀就是我們的榮耀,讓我們士氣高昂。貢特朗! 第二景 貢特朗下馬往芙瑞宮德女王的寶座 芙瑞宮德,我的女王,克洛維一世顯聖帶領我們,把軍旗飄揚在敵人的土地上。和平到來,戰爭結束。薩克森人,哥特人,戰敗者!日耳曼慘叫連綿,城市滅絕,被我們所打敗! 芙瑞宮德女王 榮耀歸於神,我們的天父。祢看顧我們,保守我們的心。(自言自語)你來了,勝利者,讓我臉紅心跳,感受到愛情的悸動。 (對大家)朋友,讓我們用歡樂來回答吧!(坐回寶座) 大臣:來吧來吧!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