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弦樂四重奏第15號,OP132的故事


貝多芬弦樂四重奏第15號,OP132,於1824年開始作曲,該年初他才剛完成鉅作"第九號交響曲",兩者間也有些關聯,特別是最後樂章的主題本來是第九號交響曲最後樂章打算使用的,並非是現在的"快樂頌"。

然而創作因生病而中斷,在恢復後,他寫了一首感恩的頌歌成了第三樂章,種種因素使此曲成為後期四重奏最有名的,值此第九號交響曲完成兩百周年之時,我想寫作兩篇文章加以紀念,第一篇就是分析此曲,發現很多有趣的地方,範例是著名的阿班貝爾格四重奏團的著名錄音,也是我第一個收集的版本。



第一樂章a小調,2/2拍子。剛開始讓人想到"大賦格曲"的主題,一樣的半音上升開始,一樣的六度往上跳,一樣的四音動機,一樣在開始與結束都有四個聲部都有倒影的變化,相當強調a小調主音的導音升g音,果然到這音的和絃就暫停(0:41),然後散了開來,大提琴奏出憂鬱弱起的第一主題,為四音動機的變奏(0:46)。好不容易到了關係C大調的附加六和弦(1:06),顯得單薄。第一主題再分割給幾個樂器(1:14)接連奏出,很有流動性,也從前面四小節一個單位,變成兩小節。

隨著漸有精神,第一主題變貌成關係調C大調(1:37),並輕易轉到下屬調F大調的第二主題(2:03),但其中經過的是興奮的半音衝刺,也恢復成規律的四小節結構,從開始的凝結到放鬆,小調到大調,讓人鬆了一口氣。不過並沒放鬆很久,開頭的四音動機又出現(3:02),第一主題又來了,反而出現古代的調式風格(3:35)~這裡可說是第三樂章的先聲。

這裡可視為發展部嗎?我以為不是,因為很短沒有充分發展,就接回了第一主題(4:31),第二主題沒有疑問的把前面的F大調消除,變回了沒有任何升降記號的C大調(5:50),難道樂章會以這樣的光明面結束嗎?看來是不可能的,因為四音動機倒反了(7:00),反而更加深了疑慮,返回開頭的a小調時,一樣的強調導音升G音(7:22),如此故意不解決的不和諧,已讓人感到悲劇性的結尾,不過短暫希望又襲來,第二主題轉為a小調的平行調A大調(7:59),而這兩者因為同樣都是主音A,導音都是升G,讓此造成不和諧的音能繼續作怪,所以實質是失敗的...

當又以此音開始時(8:59),悲劇性結尾就到來了,那連續刻印式的E音(9:13),也許是不屈服於a小調,想要C大調的最後努力。這多少會讓人想到第九號交響曲的第一樂章(也是2拍子),這首四重奏,或許能當作一首縮小版的第九號交響曲嗎?

第二樂章應該也要像第九的第二樂章轉為三拍子,並且也是A-B-A結構吧?果然沒錯。雖仍沒能到C大調,而是退而求其次的A大調,開始的上升音階,與第一小提琴的下降音階結合(9:27),這個樂章由此二個相反的旋律推動,而非是單一旋律,形態很像是努力揚起,又像落葉飄下,長音符有種深呼吸的效果(9:28),讓人覺得舒服,尤其回到主音A的時候(10:15),貝多芬卻在此時轉回C大調,帶來了最出奇不意的美感。

由此衍生的音樂有綿延不絕,就算是一直聲部間互相模仿,繞圈圈,也讓人不厭倦,此二旋律常是形影不離的,也具有四小節的端正結構,經過遠系調的D大調(10:52),才慢慢回復,從前面又開始(11:01),最後以A大調作結,總算是符合期待(13:18),此為A段

B段相當有名,第一小提琴以橫跨兩個八度的空靈和聲(13:23),將剛剛揚起又降落的形態昇華,不過還是有一個深呼吸式的長音符(13:26),加上低音持續的主音A,和聲單純讓人想到早期音樂。不過在這樣的高昂結束後,像落葉那樣的下降音階,又由中提琴奏出(13:45),猶如宴會中的陰暗角落,第二小提琴持續的三拍節奏暗示宴會仍進行著...整段幾乎都是中提琴演奏主旋律,更加深了這種效果。到了小提琴搶回主角後,連陰暗角落都如此美麗,中提琴心有不甘,聯合大提琴要搶回主導(14:55),第二小提琴加入,第一小提琴不管,反而回去高昂的氣氛(15:13),但已無法掩蓋中提琴與大提琴的強勢,這也正是A段開始(15:33),當然也就回到了這裡,隨後重新把簡短版的A段奏了一次。

第三樂章是貝多芬有名的"康復之歌",為感激病情有所好轉而作,轉到4/4拍子,樂章長但整體結構簡單,大概就是慢-快-慢-快這樣的順序,猶如生病-好轉-生病-好轉...但這"生病"的段落,貝多芬在譜上標示的是"康復者感謝神的頌歌,以里底亞調式"。開頭以為又回到了C大調,這在上個樂章已有預示(10:15),但這是"里底亞調式",是以F為主音而非C音,主旋律也正是以此音為結束(18:19),使用了五個小節。開頭的六度大跳,也呼應了第一樂章的開頭,當然這是早已鋪陳好的。

注意此處大提琴的B音(18:27),如果是F大調此音必須為降B,但這裡用B音,所以是里底亞調式,也讓曲子瀰漫著古風,與現代音樂顯有不同,然後各聲部的模仿(18:58),讓人想到文藝復興時期的經文歌,真摯而崇敬。藉由C音到升C音,一下轉到A大調(20:36),這在第二樂章其實也用過了,只是那時含蓄,如今已是掩蓋不住喜悅,好像從床上跳起來那樣,也轉到第二樂章活潑的三拍子,貝多芬轉到一個更意想不到的調~D大調,此為A大調的下屬調,表達了更歡欣的情緒。

最喜悅的音符可能是由第二小提琴奏出的短促裝飾音(21:12),並且開始半音往上,此處有沒想到第一樂章的衝刺處(1:37)?當時焦慮,現在喜悅,相同的都是有點急促的動態。當D大調的導音是C而不是升C時,就神奇地回到了C大調(22:47),這樣的轉調直接,並沒有半音,頌歌又來了一次(22:57),也轉回了四拍子,音域比前面有所提高,更加熱烈。然後又是喜悅的部分(25:30)...這次是把前面的段落變奏,變得更繁複拍子也更活潑,不禁讓人想到第九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後半。

還是用相同的方法,又回到頌歌的段落(27:46),中提琴終於奏出一個更明確的旋律,作為此頌歌的原型,樂章也隨之接近終點,第一小提琴不斷強調重音,猶如對疾病最後的抵抗,主音F在多層次的音樂中站回了主要地位,最後以PP輕輕的結束(32:41)。

第四樂章是急板的進行曲風(32:55),注意開頭也有個隱伏的六度音程~再次呼應第一樂章&第三樂章的開頭,活潑的氣氛舒展了前一樂章的凝重。可是氣氛一轉,怎麼好像聽到了第九號交響曲最後樂章的序奏(34:24)?原來這短小的樂章只是序奏性質,再次證明了這兩首曲子的關係,這裡是為了將明朗的A大調,轉為平行的a小調,好回到第一樂章的憂鬱與悲劇。而六度大跳又出現了(34:30),真正的最後樂章才出現了,這主題原來是給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的,經由前面的探究,也不意外了吧?...

這無比美麗的旋律也帶有六度大跳(35:00),以及舞曲式的三拍子,很喜歡那聲部間交錯的節奏與豐富的和聲,有沒有後來布拉姆斯的味道?尤其中提琴使用的雙音和弦,在大調要來到時(35:03),卻一下被大提琴的降半音打回小調(35:04),憂鬱的質感提升,出乎意料的,在烏雲中還是有絲絲明朗,樂段結尾反而有大調性質(35:45),而且是與a小調差很遠又相關的G大調。經過一個經過段後(其音樂來自主題的伴奏部分),主題又返回(36:27),看來是一個迴旋曲...

主題開始有些發展,再轉回時進行了轉調(37:45),卻只是讓原來的a小調顯得更高昂(38:07),也不例外的突破烏雲,轉到C大調(38:23),原因沒有,只是因為這烏雲本來就不是很厚的...得意 雖然主題再現時用了更激烈的音調(38:39),與更高的音域,尤其是快瘋掉的大提琴(39:35),但沒發現這段音樂有點耳熟?沒錯就是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前的衝刺,然後音樂就理所當然似的轉回此主題(39:56),只是由當時的F大調變成A大調,這能讓此樂章開頭的a小調獲得勝利,我們可看出雖然這整首曲子有不同的來源與想法,但最後構想都歸於一致,只是曲子以此結束似乎太過短促,又重複了一次,才在猶豫中肯定的結束。


整個曲子似乎是第九號交響曲的某種再現,但在貝多芬的最晚期,他返回了早期的某種作法,尤其是以較簡短的迴旋曲作為最後樂章,雖然都解消了第一樂章的悲劇,卻不是第九號那樣的完全勝利,而是以輕鬆的態度化解,最後樂章尾聲那開玩笑式的音階就說明了這一切,這樣以看破而非戰鬥的方式,超越了人生的苦難,由對公眾宣示性質的交響曲,到較屬於個人省思的室內樂,人,最終要面對的,還是自己。

文/夏爾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德布西: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的分析(Debussy Pelléas et Mélisande)

韋伯歌劇:《魔彈射手》的分析

柴可夫斯基歌劇:尤金‧奧涅金(Tchaikovsky Evgeny One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