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3的文章

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黑框與喜悅(Brahms Symphony No. 2 Op 73 analysis)

圖片
  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是在他奧地利最南邊克恩頓邦(Kärnten)避暑時完成的,那裡靠近阿爾卑斯山,以其山脈與湖泊聞名,這首交響曲也充滿了自然景物般的美麗壯闊,很早就被稱為是他的"田園交響曲",其使用的大調與第一號的小調剛好成為對比,情況與貝多芬 大調的第六號田園交響曲,與 小調的第五號命運交響曲類似。 他曾描述說克恩頓邦的韋爾特湖(wörthersee)充滿音樂旋律,寫作也特別順利,與醞釀了十幾年才寫好的第一號交響曲相比,這首第二號從1877年的6月動筆,到9月完成,僅僅花了三個月左右,1877年12月30日首演即大為成功,第三樂章還被安可重演了一次,樂團是用了二管編制,去除了第一號交響曲的倍低音管,但加上了一把低音號,是他四首交響曲獨有的特徵,讓曲子的低音更穩固,更有大自然的壯闊與恢宏。 布拉姆斯曾說這首交響曲是悲傷的,並要" 加黑框出版 ",如同訃文一樣,歷來都認為這只是開玩笑,因為如此明朗,四個樂章都是大調的交響曲,怎會如此?也有布拉姆斯的朋友說他生性陰沉,就算興奮莫名時,也會說: 墓穴是我喜愛的! ...那他會開這種玩笑,也不足為奇吧?但第一樂章開始後沒多久,就有個讓我困惑的布局,似乎,這並不是開玩笑。以下是拉圖指揮柏林愛樂的版本,有配合樂譜。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版,3/4拍子。D大調,剛開始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的 主音D-導音升C-主音D-屬音A 的組合,注意 主音D-導音 升C 的半音,與 主音D-屬音A 的四度,我稱為” 主要動機 ”: 第一法國號奏出D大調 第一主題 (0:10),剛開始是小三度,第二法國號則與之對位,再加上低音管,成為和諧飽滿的音響,與第一號交響曲的小調悲劇感有天壤之別,反而是一種心滿意足的田園風,難怪被稱為是他的”田園交響曲”,再由長笛與豎笛接續,完成八個小節的結構,第一樂句的句尾是四度下降,第二句的句尾是四度上升回到主音,相當對稱完滿,這主題猶如與 主要動機 對話,安慰其半音式的不安。 隨著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在第六級音B與半音差升A音(0:22),暗示有可能轉到關係調b小調,低音管隨後還加以模仿(0:28)...但屬音A很快在低音就位(0:31),導引曲子轉到屬調,而高音柔和的小提琴像是給音樂灑上了陽光(0:41)。 隨後是長號與長笛在屬調與主調間的遲疑,隨著樂章開頭的半

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的分析(Brahms Symphony No. 1 Op 68 analysis)

圖片
  據說布拉姆斯是在22歲時(1855)聽到舒曼的"曼福雷德序曲",才想要寫自己的交響曲,但他一直有點遲疑。給指揮家畢羅(Hans von Bülow)的信中,他說:"聽到貝多芬巨人的腳步聲從後面傳來,讓我不怎麼想寫"足證貝多芬經典的九首交響曲,給他的壓力之沉重。 但他還是在此事上努力,同年就想把原本是雙鋼琴曲的奏鳴曲改成交響曲,之後放棄(後來成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1861年寫了第一樂章的原始構想,直到1876年他四十三歲時才完成,總共花了十五年的歲月推敲,果然首演後就被畢羅稱為"貝多芬的第十號交響曲",也被視為是貝多芬傳統的繼承人,受到聽眾的熱烈喝采。 最常被人津津樂道的是第四樂章的主題與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著名的"快樂頌"主題相似,做為繼承者十分合適,但也有很多與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的相似點,包括常用三短一長節奏(俗稱命運動機),樂團編制除了都是兩管制外,也都有兩支小號+三支長號,以及兩支低音管+一支倍低音管,調性也是從第一樂章的c小調到最後的C大調,這應該是有意為之的。 此外與布魯克納十年前完成的第一號交響曲,兩者調性相同,編制相近(布拉姆斯只多了一支倍低音管),也常有三短一長的動機,還都是在作曲家四十出頭時完成,未來兩人將成為音樂上的敵手,但我越聽他們的作品,就覺得相似處越多,這是後話了,以下是拉圖指揮柏林愛樂的版本,影片中已有附樂譜。 第一樂章 6/8拍子,剛開始的 序奏 定音鼓打出連續的主音c,顯得隆重而有衝擊性,但管樂與弦樂的走向剛好相反~管樂是向下(三個半音音程),弦樂則是往上(還是三個半音音程),互相對抗,造成不和諧的衝突,節奏也滿複雜,尤其弦樂部分充滿切分音,管樂則否,比較明顯的弦樂大致旋律走向是 先上-後下 ,並且這" 下 "是帶著大幅音程逐漸大跳下去的(0:27)...管樂的 三短一長 節奏(命運動機,0:23)也很重要。 這麼有創意的前奏,卻以所謂的屬和弦終止(0:48),這倒是很傳統的...然後就是剛剛"帶著大幅音程逐漸大跳下去"的因素(0:48),只是換了管樂,隨後序奏又來了一次(2:02),在屬調G大調結束。 隨著管樂再度演奏下行音階, 第一主題 出現(3:07,還是G大調),用的就是弦樂的上行音階(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故事(Brahms Piano Concerto no.1 op15 analysis)

圖片
  約翰尼斯‧布拉姆斯(1855年)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他初期的代表作,完成於1858年,那時他才25歲。原本這是為了雙鋼琴而寫作的奏鳴曲,但和好友克拉拉‧舒曼演奏幾次過後覺得不滿意,1854年想改為交響曲,但也沒能繼續,1855年才決定要寫成協奏曲,終於定案。 首演在1859年的德國漢諾威,由他自己彈奏鋼琴,好友姚阿幸指揮樂團,反應平平,五天後在萊比錫的演出則遭到聽眾的許多噓聲,讓布拉姆斯很難過,「 我只是走自己的道路而已。 」 他說。 但後來越來越受歡迎,也算一雪恥辱,如今已被公認為他初期最傑出的作品之一,不過質疑的聲音也沒停過~拉威爾就覺得他的協奏曲鋼琴只是整體的一環並非主角,不好發揮,也很多人稱此首曲子為”鋼琴助奏的交響曲”,根本不像是協奏曲。我初聽第一樂章 時也覺得非常笨重又冗長,聽完很累… 但久了後,就會愛上那種屬於年輕人的創意與大膽,還有一種他專屬的溫暖醇厚特質,一直延伸到第二樂章。而常安排快速舞曲在最後樂章的布拉姆斯,也能讓我們帶著躍動的心情聽完全曲,不會從頭到尾到都沉重冗長,也是他很厲害用心的地方。 而這首曲子也有不少"故事",例如第一樂章是” 布拉姆斯聽到舒曼去世時的驚愕 ”(大作曲家舒曼是克拉拉‧舒曼的丈夫,也是他的貴人),第二樂章是” 克拉拉‧舒曼沉著的畫像 ”(根據他寫給克拉拉的信)…等等,這些在聽音樂時,都是可以去想像的,但布拉姆斯是一位很嚴謹的作曲家,他的曲子常有基本構成動機或音程,個人以為就是所謂的 「 四度音程 」 ,在曲子中簡直普遍到不行了~非常有意思,以下是由著名鋼琴家Freire,與夏伊指揮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的演奏版本。 第一樂章 Maestoso(莊嚴的)用的是6/4拍子,一小節六拍音符眾多,剛開始那轟隆隆的定音鼓,宣示了主調d小調,也是讓人受到悲劇衝擊一樣的感觸, 第一主題 (0:06)從降b音 下降四度 下降到f,然後又 下降三度 回到主音d,但和聲是在第六級(降b-d-f),有些懸著的感覺。 又故意把第五級音a降半音(0;11),與主音d形成增四度魔鬼音程,還發出顫抖的顫音(還在強拍)~聽來真有點恐怖,又有標示為ff的強奏定音鼓助威,到達了某種恐懼的頂點。隨後甚至是一連串的顫音~真是嚇死寶寶也... 和聲也沒要解決的意思,甚至還將低音降半音成為d小調的導音升c,不和

貝多芬:第九號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期待與落空的曖昧(Beethoven Violin Sonata No. 9 Kreutzer)

圖片
  貝多芬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第9號(op47)創作於1803年,原來的標題是"為了鋼琴和一把必須的小提琴的奏鳴曲, 像是協奏曲",作品題獻給英國非裔小提琴家喬治•布里奇托(George Bridgetower,1778-1860),題詞為"Sonata mulattica composta per il mulatto Brischdauer, gran pazzo e compositore mulattico"(混血奏鳴曲,為混血兒布里奇托創作,一個偉大的瘋子混血兒作曲家)。但這"混血"是什麼意思,是 純粹開玩笑,還是 因為鋼琴與小提琴的比重差不多呢?... 完成後不久,布里奇托和貝多芬首演了這首曲子,他是用視奏的方式,因為沒有時間排練,但貝多芬很滿意演出的成果。只是兩人卻鬧翻了,他侮辱了一位貝多芬很欣賞的女性朋友~憤怒的貝多芬撤掉了這首曲子的題詞,改獻給了當時最優秀的小提琴家克羅采(Rodolphe Kreutzer),從此就常被稱為"克羅采奏鳴曲"(Kreutzer Sonata)。 但克羅采非常不喜歡這首曲子,拒絕公開演奏,真的是一波多折。但後世會知道他的名字,很多也是來自於”克羅采奏鳴曲”,也算是個諷刺。那為什麼拒絕呢?當然是因為其演奏難度與長度,這還不是最要緊的,我覺得曲中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曖昧與瘋瘋癲癲,可能也是原因。 這首曲子還激起了一些後世的漣漪。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兒子是鋼琴家,他聽到兒子與一位小提琴家在家中合奏克羅采奏鳴曲,就寫了一篇關於殺妻者的小說 《克羅采奏鳴曲》 。故事中男主角的鋼琴家妻子和一位小提琴家過從甚密,又聽到兩人在合作演奏克羅采奏鳴曲時默契十足,心中起疑,繼而發現姦情,將妻子殺掉。而捷克作曲家楊納傑克受到這部小說的影響,也創作了一首名為《克羅采奏鳴曲》的弦樂四重奏,當時已年近七十歲的他,卻愛上小他四十歲的有夫之婦,心中熊熊之火難以言喻,又為這首奏鳴曲的”曖昧歷史”添上一筆了...   那還有什麼八卦呢?夠了啦,先聽音樂重要。以上是我喜歡的由Oistrakh演奏小提琴,Lev Oborin演奏鋼琴的著名版本(1962)。 第一樂章 是3/4拍子,A大調,剛開始是小提琴獨奏,卻常有3-4個音組成的和絃,小提琴家會用分解和弦方式,最後以主調和弦的經過音

電影《鈴芽之旅》歌曲介紹,與日本311大地震&泡沫經濟破滅的關係

圖片
  那天去南港喜樂時代電影院,看了電影「 鈴芽之旅 」,這是新海誠的動畫片,非常感動,想寫一篇文章。"鈴芽之旅"原來的片名是 「 すずめの戸締まり 」 (鈴芽的門鎖),而鈴芽(すずめ)我一聽的直覺反應是:「這不是麻雀嗎?」~但這名字是來自於日本神話中的女神天宇受賣命(天鈿女命アメノウズメ),她是日本的舞蹈之神,也是巫女之祖,曾幫助天照大神讓世界重見光明,這些都是在"日向之地"發生的,而宮崎縣(九州東南邊)舊名就是日向。 主角岩戶鈴芽就是一個與阿姨岩戶環,一起生活在宮崎縣的女孩,她四歲失去母親,被阿姨所收養。一天在上學途中認識了一位叫做宗像草太的年輕人,並在山區廢棄的遊樂區發現了一扇舊門。像是被什麼吸引一樣,她伸手到門口,就被拉了進去。那扇門後的世界,是廣闊的草原,被稱為”常世”,其實是死人才能到達之處,會重現某些過去情景,例如她與母親在一起的時光。 鈴芽想要踏進去,卻沒有辦法,注意到腳下有一塊貓狀的石頭。出於好奇,她搬起石頭,但石頭卻化作一隻白貓逃跑了,讓她十分驚訝。後來和同學一起吃午飯時,看到窗外的山上升起了濃煙,但除了她,沒有人能看到。就在這時,地震警報響了,她發現正是從那個廢棄的遊樂區冒出來的~她急忙趕去,卻發現草太拼命鎖門,他警告鈴芽不要過來會有危險,但被稱為"蚯蚓"的東西噴了出來,這是地震前兆。就在草太吟唱著咒語的時候,鈴芽聽到了很多在遊樂區鼎盛時期人們的聲音,然後就成功地幫草太關門了,蚯蚓回去,地震也停止。 草太說自己是一位"關門師",目的是防止那些被封印的蚯蚓再次出現。但此時一隻白貓在他們眼前,當鈴芽餵牠東西吃時,貓竟然說話了...牠說:鈴芽好溫柔,我喜歡你! 但又對草太說: 你很礙眼! 然後草太就變成了鈴芽小時候坐過的,有點壞掉只剩三隻腳的椅子,兩人大吃一驚。草太變成的椅子,從二樓的窗戶跳了下去,追著白貓。從此,鈴芽與變成椅子的草太,就開始周遊日本,到處"關門"以防止地震產生。而這隻在日本各地都看的到的白貓,因為鬍子很像大臣,就被稱為"大臣"。 那隻白貓,其實就是鈴芽搬起的石頭所變成的,這是一顆"要石",必須插入廢墟地面才能讓事態整個停止,所以現在會變成這樣,拔出石頭的鈴芽要負很大責任,當然她也盡力補救,想要把白

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音樂猜想(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3 Theme Analytics)

圖片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作品30,寫於1909年夏天,9月23日完成,是為了在美國旅行演奏,由於時間緊湊,他在去美國的船上以無聲鍵盤練習,同年11月28日在紐約首演,由他自己彈奏鋼琴,Damrosch指揮紐約愛樂,1910年1月16日由當時在美國的馬勒,指揮同樂團演奏第二次。 而排練時,樂團團員對此曲也意見頗多,但馬勒說: ”大家請安靜,這是首傑作 ”(真是英雄惜英雄)。拉赫瑪尼諾夫因此很感謝馬勒,將他與大指揮家尼基許並稱。後來拉赫也常演出刪減的版本,大概是因為技術太難也很長,願意放在演出曲目的鋼琴家不多。但名鋼琴家霍洛維茲不這麼認為,他稱這首協奏曲為「我的曲子」,並在世人面前展現其高超技術,他與拉赫曾經一起彈奏這首曲子的雙鋼琴版,也完成了世界的首次錄音。 到後來,演奏這首曲子的鋼琴家越來越多,到現在已是世界最受歡迎的鋼琴協奏曲之一了,我在台灣現場就聽了七次,每次都驚訝於其難度與複雜,情感之熾熱,和那無邊無際的浪漫情懷...也不禁思考著一個問題:這曲子最重要的,似乎是剛開始的那個主題,但這旋律是從哪來的呢?... 歷來有不少猜測,有人說來自俄羅斯民歌,有人說來自東正教聖歌,拉赫本人都加以否認,只說是自然形成,自然發展。直到我聽到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1879年的「小提琴協奏曲」後,似乎找到了答案... 初聽時,我就發現這兩首曲子很像了。請聽德弗札克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K段的音樂(以下影片25:13),Špaček演奏: 這是很典型的d小調旋律,從 d 開始,到 f 音(隱含小三度音程),通過導音 升C ,又回 d音 。拍子方面是2/4拍,也就是每小節有二拍,獨奏小提琴拉出了旋律,節奏帶有切分音(有改變重音效果)的特色: 而搭配的法國號卻是以三連音為一拍,一小節有兩拍,也就是兩組三連音,與小提琴的2/4拍子形成不對稱的組合,也是此曲有趣之處。 再聽拉赫第三號的第一樂章(見以上影片,名鋼琴家volodos演奏),這是4/4拍子(每小節四拍),也是d小調,有個簡短前奏,因為第一拍休止,每小節等於是有兩組三連音,也一樣是從 d 開始到 f音 的小三度音程: 第一主題 由鋼琴彈出(0:07),一樣是從 d 開始,到 f音 (注意又是小三度音程),通過導音 升g ,又回 d音 ,而大提琴聲部,可聽到很明顯的切分音,並帶有短-長節奏,也與德弗札克句尾

約翰‧亞當斯:《原子博士》交響曲&歐本海默(Adams Doctor Atomic Symphony)

圖片
原爆實驗(1945) 美國作曲家約翰‧亞當斯( John Coolidge Adams) 的《原子博士》是他的第五部歌劇,於2005年10月1日首演,非常新的作品,我的部落格還沒寫過21世紀的音樂,恰好這次衛武營國際音樂節要演奏由這齣歌劇改編的《原子博士交響曲》,我就來研究看看。 亞當斯算是當代歌劇作曲家中很成功的,他的《尼克森在中國》、《克林霍夫之死》都很受歡迎,《原子博士》也與這兩部一樣,都是由喜劇演員&導演彼得·謝勒 (Peter Sellers) 根據真人真事創作而成。主角是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羅伯特·歐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1904-1967),以1945年6月末推動原子彈試驗的“曼哈頓計劃”實驗室開始,到7月16日試爆原子彈成功而結束。 人物以歐本海默為中心,以及他的妻子凱蒂,領導曼哈頓計劃的萊斯利·格羅夫斯將軍;物理學家愛德華·泰勒,以及一個被稱為"普通人"的合唱團。 彼得·謝勒在歌詞中用了不少史實資料,包括在洛斯阿拉莫斯舉行的兩次會議的記錄,曼哈頓實驗室的69名工作人員向杜魯門總統請願,要求美國不要向日本投擲原子彈,除非日本在知道條件後,仍拒絕投降。 還有約翰多恩 (John Donne,1572-1631) 的詩歌"擊打我的心"也是重點。歐本海默對偉大詩歌的熱愛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上,他年輕時曾考慮成為一名詩人。他從約翰多恩 的兩首“神聖的十四行詩”得到靈感,為原子彈試驗場取了“三位一體”(Trinity)"這個名字。 在這首詩中,多恩將自己描繪成一座被魔鬼佔領的城市,並祈求上帝征服他。歐本海默也認為˙原子彈作為一種破壞但有創造性的力量,可以通過征服來拯救敵人,清除舊世界換一個新的,這種想法其實很可怕...亞當斯將整首詩,寫成了《原子博士》中歐本海默的詠嘆調(照片是他與愛因斯坦)。 以下大概介紹歌劇,劇情方面由我編譯維基百科,原文相當詳盡。 第一幕 場景1,曼哈頓計劃實驗室,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1945年6月在物理學家歐本海默和陸軍司令萊斯利·格羅夫斯(Leslie Groves)將軍的領導下,原子彈的研究工作接近尾聲。德國投降後,許多科學家開始質疑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必要性,對其中的道德和社會影響尤其感到不安,並試圖說服其他人簽署一

蕭斯塔科維契:第13號交響曲《巴比雅》歌詞&音樂註解(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13 Babi Yar Text)

圖片
  蕭斯塔科維契與葉夫圖申科接受喝采 這首第13號交響曲,是蕭斯塔科維契1962年根據詩人葉夫圖申科(俄語:Евге́н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втуше́нко,1933-2017)的五首詩寫成,一首詩一個樂章,所以有五個樂章,由於第一樂章所用的詩是"巴比雅"(Babi Yar),所以常被稱為"巴比雅交響曲"。 巴比雅是在基輔(當時屬蘇聯,現在是烏克蘭首都)附近的一個峽谷(又稱娘子谷),當納粹德國在1941年進攻蘇聯時,在此屠殺了三萬多名猶太人,並在此掩埋。葉夫圖申科的詩就是為這場屠殺而寫,除了譴責納粹外,第一句"巴比雅沒有紀念碑"也控訴了蘇聯政府並未正視此事,這也與其反猶情結有關。 而痛恨反猶主義的蕭斯塔科維契與葉夫圖申科可說一拍即合,滿懷熱情為之譜曲,其他幾個樂章也隱含對蘇聯現狀的不滿與諷刺,首演前就受到當局關注,即使取得大成功,卻被強迫更改歌詞,讓俄羅斯人,烏克蘭人,都一起成為大屠殺的犧牲者,而不是僅紀念猶太人,以淡化此事。當然,現在所演奏的,幾乎都是原始版本,蘇聯也早就倒台了... 交響曲的編制是典型三管制,加上四支法國號,三支小號,三支長號,一支低音號,一堆打擊樂器與弦樂五部,還有一位男低音(吟詩)與男聲合唱團(吟詩+對答,多半是齊唱),不 算 是特別大。但這首曲子歷來常被視為"困難又沉重",大概與其大屠殺的背景,和一小時的演奏長度有關,我以前也這麼覺得,只是在研究過歌詞與總譜後,發現"困難沉重"根本是誤解,這首曲子用的手法其實很簡單,葉夫圖申科寫這些詩之時也是三十歲不到的年輕人,很多地方都俏皮有趣,不信的話,看下去就知道了...以下是由Rudolf Barshai指揮WDR Symphony Orchestra Cologne的著名版本,歌詞用 咖啡色字 ,黑色字是我的註解。 第一樂章。巴比雅 降b小調,剛開始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低音豎笛,低音管,倍低音管等低音樂器就奏出了 低音主題 (0:10),以上升音階開始又以上升音階結束,形成一種無休無止的”輪迴”,銅管在其上也奏出不和諧的上升音階,第一次是由主調和弦到疏遠和弦,一下迷了路,然後才返回去,注意譜上的微分音符號(0:28)~法國號與小號可能用滑的,吹出比半音更小的音程,更增其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