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2的文章

舒伯特第七號交響曲D729(Schubert Symphony No.7 Felix Weingartner)

圖片
  國台交2018年演出此曲的海報 說到舒伯特的交響曲,有舊全集與新全集的差異。以現在常被稱為第九號交響曲的「偉大」(D944)來說,在新全集就成為第八號交響曲,因為把舊全集中只有草稿的第七號交響曲(D729)刪除的原因。 至於極有名的未完成交響曲(D759),在舊全集中是第八號,現在也常被稱為第八號。可見我們現行對舒伯特交響曲的稱呼,還是以舊全集為主。 那在新全集被隱沒的第七號交響曲(D729)的草稿,其實很有特色,是用總譜直接寫作,並沒打鋼琴草稿,樂團編制是他的交響曲中最大的,還包括四支法國號,兩支小號與三隻長號,尤其長號可能是在他的交響曲中首次使用,也是第一次將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分開處理,具有各自聲部的,調性還是比較少見的E大調,這點與布魯克納的有名的第七號交響曲相同,由於布魯克納是舒伯特的粉絲,讓人想到這兩首「第七」的共通性。 舒伯特在一八二一年寫這首曲子時靈感如泉湧,直接寫了1300小節到結束,還寫了個" Fine "字,他有去編樂器總譜,但不知道什麼原因(有可能是要寫作歌劇阿方索與埃斯蕾拉Alfonso und Estrell)只編了110小節,大約950小節都是只有一行樂器的單旋律。不過他從1818 年寫完第六號交響曲後,確實碰上了一些麻煩,寫了好幾首交響曲皆未完成,個人以為從他把第六號交響曲視為"大交響曲"來看,他的野心擴大了,不再只是為家庭式的樂團寫作,而是希望有大型樂團公開演奏,甚或向貝多芬看齊,但他還沒摸索出完整的方式,所有的嘗試才會以失敗告終,還好在這些失敗中,也有許多豐美的果實,這首曲子與接下來的"未完成交響曲"就是顯例。 D729的總譜後來被舒伯特的哥哥費狄南·舒伯特拿去給孟德爾頌,後來被葛羅夫音樂音樂辭典的作者喬治葛羅夫取得,後來產生了三個補筆完成的版本,分別是: John Francis Barnett (1881), Felix Weingartner (1934) and Brian Newbould (1980). 其中的一個版本我並未聽過。第二個"Felix Weingartner"就是大名鼎鼎的指揮家&作曲家溫加納。但他改編的版本被後人認為太多浪漫派手法,而第三個Brian Newbould比較具有舒伯特年輕時的作風,近來的演奏也大多以

舒伯特:第五號&第六號交響曲的故事(Schubert Symphony No.5&6)

圖片
舒伯特第五號交響曲與第四號交響曲同年,於1816年9月作曲,10月完成,但與第四號交響曲大異其趣,反而像是莫札特的作品,簡單明晰,在1816年10月,舒伯特的日記寫下了對莫札特的頌讚。第五號與第四號一樣,可能是為私人演奏會而作曲的,當時他在此樂團演奏中提琴,但初演日期不明。 第五號交響曲的編制較他以前的交響曲都小,豎笛與小號,長號,連定音鼓都被省略,讓整個樂團的音色顯得相當清澈,接近室內樂團,但聽起來並沒有音響單薄,感覺規模也沒縮減,相當有趣。 第一樂章 Allegro 降B大調 2/2拍子,奏鳴曲形式(有反覆記號),與前面交響曲的最大差異在沒有緩慢的序奏,只有四小節,在第一小提琴快速的下降後(真是清新),輕快的 第一主題 出現(0:04),所用的旋律是標準分解和弦,和聲也是用這和弦,幾乎沒有雜質,進行也滿傳統,大提琴跟著呼應,轉至屬和弦暫時中止後(0:18),突然把第二級音升半音,變得有些小調的懸疑,但還是很快回到原調,沒受影響,第一主題又出現,連長笛都來呼應,顯得青春活潑,樂句以第一主題相反的下降結束(0:39),隨後展開,弦樂的 第二主題 就以屬調F大調開始(1:03),是下行且比較緩慢的,與第一主題成為對比,相當具有莫札特的風格,但頻頻把主音F升半音的手法很有趣,好像開玩笑,呈示部結尾的上升音階來自第一主題,就像穿雲箭一樣,穿過背景陰暗的降b小調,給人深刻印象: 呈示部重複一次後,發展部開始(3:55),雖又陷入小調,但很簡短,船過水無痕,第一主題再出現時已轉到下屬調降E大調(4:47),以跟呈示部相同的方式,先到第二級F大調,然後回返主調 降B大調 ,開始第二主題(5:46),通過主音升半音的B音(6:34),直接進入結尾,乾淨俐落,絕對是他到目前為止最清純的樂章。 第二樂章 Andante con moto 降E大調 6/8拍子,輪旋曲形式(A-B-A-B-A-尾聲), A段 主要主題(7:06)被認為與莫札特F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 377的最後一個樂章有相似性,旋律單純,但有豐富的四部和聲,散發出中音域的醇厚,另外三十二音符的急速下降都是特色,在變化後反覆,又加入其他管樂更形豐富。 B段 主題是降C大調(9:27),事先藉由探索性的音階,這調看來奇怪,但其實是與降E大調形成三度關係,就讓降E大調暫時下去休息吧,但過程有相當多的曲折與遲疑,當 A

舒伯特:第三號&第四號交響曲的故事(Schubert Symphony No.3&4)

圖片
  舒伯特的第三號交響曲,寫於1815年5月24日,那時他才18歲,大約在完成第二號的兩個月後,屬於舒伯特交響曲中最短的,但首演狀況不明,1860年在維也納音樂之友會曾演奏最後樂章,但真正的全曲首演要到1881年倫敦的水晶宮音樂會才實現,雖然還是受海頓與莫札特的影響很深,但貝多芬或許才是他想效法的對象。 樂器編制:長笛,雙簧管,豎笛,低音管,法國號,小號皆為兩支,定音鼓一個,弦樂五部。 第一樂章 Adagio maestoso - Allegro con brio D大調 4/4拍子,帶有序奏的奏鳴曲式樂章,與第一,二號交響曲類似,據說是來自羅西尼的影響,剛開始先是D大調和弦的宣示,就展現拍子的細分化,特色是高音連續上升,以及低音的半音下降(0:35),然後卻瞬間轉到F大調(1:06),讓人意外,然後的布局卻有些黯淡神秘,是到d小調,我們以為完了... 但其實被騙了, 第一主題 由豎笛演奏(2:07),是相當簡單的分解和弦,如陽光乍現那般從D大調開始,此番布局可謂相當曲折。隨後這主題達到由總奏達到高潮,當然有序奏的連續上升元素,以及來勢洶洶的四個斷音,還加了弦樂的切分音, 像是驅散黯淡的神獸一樣 (2:31): 這神獸像舞龍舞獅一樣,左右擺舞,活力充足, 隨後是雙簧管演奏的 第二主題 ,也有分解和絃音形,像是第一主題的延續與回答,藉由剛剛的E和絃直接轉到下屬調A大調(3:02),弦樂仍有切分音與第一主題類似,以此精彩的展開,尤其是變化的附點音符,這次是以A大調和絃完全終止,然後卻來個半音下降,直接又從第一主題反覆(3:58),這是個滿奇怪的手法,根本就是在明朗中,加入了很多陰暗的元素。 發展部是將第一主題半音化(5:46),呈示部結尾精彩的附點音符又出現了,此後就是不斷轉調,中間有到g小調(6:14),再上升,有不斷進逼的感覺,暗黑終於爆發了嗎?最後到了A大調,又經過半音下降~哈哈我們又回到了第一主題的D大調,此一手法與呈示部的重複手法接近,再現部開始了(7:06)。 剛開始聽來與呈示部並無二致,但隨後又轉為小調,但這手法有些老套,最後以D大調七和絃作結,然後再以其下屬調G大調開始,作法與呈示部相同,但是以豎笛奏出(8:01),也很順利的回到屬調D大調,第一主題的總奏再現,但把來勢洶洶的四個音取消了斷音(8:34),好像變得柔和一點,本樂章因之完滿結束。

舒伯特:第一號&第二號交響曲的故事(Schubert Symphony No.1&2)

圖片
我覺得奇怪的是,舒伯特雖然也有九大交響曲,但有名的大概就是第八號「未完成」與第九號「偉大」,那其他的七首呢? 其實我也不例外,尤其第一,二,三首根本是完全陌生,好像不存在一樣,但德弗札克的一句話提醒了我:我越聽這些交響曲,就越感到神奇。 這次衛武營要舉辦「瘋迷24舒伯特」音樂會,我覺得很有趣也買了票,據說要演奏舒伯特的九首交響曲,那我就趁這機會,來聽聽第一號吧。這首交響曲寫於1813年,那時他才十六歲,前一年母親去世,他還在皇室寄宿學校就學(此乃維也納音樂院的前身),至於寫作的動機不明,可能是為了呈獻給校長(分譜有獻辭),也是他在學校學習的總成果,可能在1813年進行過首演(但不確定),正式首演是在1881年的倫敦水晶宮音樂會,此時舒伯特早過世超過50年了...同時創作的還有為母親葬儀寫的「垂憐曲」,以及為父親盛名日所寫的清唱劇,大多是宗教音樂。 樂器編制特殊的是長笛只有一支,其他則是雙管制,連法國號小號也是兩支,還加了定音鼓。 第一樂章 D大調 Adagio - Allegro vivace 2/2拍子,從慢板的序奏開始,以分解和弦為特色,也帶有短促的複點音符,但旋律其實是長長的半音階下降(長笛的動態很有意思0:21),並被後來的木管所加強(0:30),最後是停在屬調A大調,但注意一樣是被前後的小二度音程包夾,如此充滿生命力與衝突的堂堂序奏很值得注意。 此時卻突然出現快板的 第一主題 (0:48注意很美的弱奏法國號),瞬間就回到D大調,是上行音階,與序奏相反,產生對比與衝勁,句法都是以四小節為單位,但後來也不免落入半音下降的情境中, 第二主題 在分解和弦展開(1:40),也是上行音階,由弱起開始,漸趨穩定,是個相當舒服的主題,又轉到A大調,與序曲類似,在上行音階由別的樂器接續(2:20),又轉到低音後,呈示部進行反覆(3:21)。 發展部先把第二主題轉為小調(6:01),用了不少堆疊的模進,經過序奏時就出現的半音下降(由木管樂器潤色),就接到再現部(7:36),由音時值擴張兩倍的序奏開始,更加堂皇,這裡想必是會讓人大吃一驚的。再來是第一主題(8:09),後來第八號交響曲也用此一作法。繼之而來的第二主題轉回主調D大調,並由此直衝強力的尾聲。 第二樂章 G大調 Andante 6/8拍子,類似海頓風格,為A-B-A-B-A形式,這樂章未使用小號與

蕭士塔高維契:歌劇「鼻子」的故事(Shostakovich Nose)

圖片
  年輕時的蕭士塔高維契,有沒幾分哈利波特的感覺? 大家都知道蕭士塔高維契有十五首交響曲,但其實他還有一首交響曲,那就是常被稱為歌劇,但也是劇場交響曲的「鼻子」。 劇場交響曲是什麼啊?是說在劇場演奏的交響曲,還是說有劇情的交響曲呢?但蕭士塔高維契是這樣稱呼他的「鼻子」~啊反正不能輕率的稱之為「歌」劇啦,因為這齣劇不唱歌的部分也未免太多了,等於常用音樂為說話來伴奏,讓人想到電影配樂,而且其中聽得出是「歌曲」的地方,真的少的可憐...「鼻子」的主要成就,就在於用音樂去模仿說話,甚至模仿呻吟、吶喊、哭泣...等等的語調,在創新之餘,又活潑有趣,雖然大家一般都不把蕭士塔高維契當成是新潮前衛的作曲家,因為他的著名作品幾乎都是用傳統方式寫成的,但在他二十歲前後所寫的音樂,可看出他那時作風的新奇大膽,充滿了年輕人的衝勁,肆無忌憚的使用最新潮的技法~結果誕生了讓後世讚嘆不已,被視為鬼才之作的「鼻子」。 這首「交響曲」在1930年首演時就引發爭議,雖然聽眾表示歡迎,但社會可不這麼想~後來在上演十幾場後匆匆下台,也算是遭到史達林執政的打壓吧,「鼻子」被視為虛無的形式主義,可怕的諷刺作品,等於遭到禁演,大概因為「鼻子」有很多特異之處:例如對社會辛辣兼黑色幽默的諷刺,管絃樂編制雖然極小,打擊樂卻很大,登場人物更是眾多,大概是我看過所有西方歌劇中最多的之一,但因為節奏靈活複雜,演唱或演奏起來都相當困難,其淋漓盡致的表達能力大概已超過所有音樂的上限,我聽過很多現代乃至當代歌劇,但還沒聽過比「鼻子」作風更大膽的。 直到1974年,在蕭士塔高維契去世的前一年,「鼻子」才再度於俄羅斯的土地上演,此時那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已成為年近七十,行將就木的老作曲家,他非常欣喜的參加了這次的排練與演出,當時他的手已幾乎不能動了~但能看到自己年輕氣盛時的作品,能在告別人世前再搬上舞台,我想他一定是百感交集吧... 看以下影片,這是很有意義的演出,因為指揮Rozhdestvensky,正是在1974年那場演出的指揮,老蕭生前給他很多建議,所以他的版本應該是最原汁原味的,這1979年的演出歌手也是一時之選,畫質音質都很好,更重要的是有英文字幕~不然不懂俄文的我也無法理解,有趣的是我聽好幾遍後,竟也莫名其妙的學了一些俄文~發現這種語言其實是有點陰柔,而不是有稜有角的。 這歌劇分成四幕十六曲,看起來有點像編

蕭士塔高維契:第十二號交響曲(Shostakovich Symphony No.12)

圖片
  這個月(4月)17日及24日,國內兩大交響樂團NSO和NTSO,將分別演奏蕭士塔高維契第十二號交響曲,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少有像蕭士塔高維契這樣,幾乎是評價兩極的作曲家,也很少像他的第十二號交響曲一樣,幾乎是評價兩極的曲子,難道我們對他不夠了解嗎?他是年代最靠近我們的作曲家之一,他去世時我都已經出生了... 我想原因是在於前蘇聯的因素,他由於身在其中,個性又偏向軟弱,所以常常不願說真話~明明很討厭史達林對他創作的干預,他卻俯首聽命兼歌功頌德;明明能用最新潮的技法創作,卻寫了一堆作風保守的曲子,我想一切都是因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當時史達林可是會處決不聽話的人民,誰叫老蕭沒有勇氣像同胞史特拉汶斯基一樣,乾脆離開蘇俄,去可以自由創作的國家呢? 這當然也是因為他的愛國,以及為了求生存等等的複雜因素所造成的結果,總之,人是複雜的,不能因為蕭士塔高維契是音樂巨匠,就認為他任何方面都是偉大的。第十二號交響曲是他1960年加入蘇共時寫的,有一個標題“ 1917 年“,這是為了紀念當年的十月革命,蘇俄共產黨推翻了沙皇,全面統治俄國,其各樂章標題的歌功頌德,已經到了諂媚的程度,現在看來只能說很諷刺,也是本曲在西方一直抬不起頭來的原因。 而弔詭的是~在蕭士塔高維契去世後,一位聲稱與他訪談過的記者,把內容寫成了回憶錄,並在西方出版,裡面說第十二號交響曲的終樂章,那對歌頌共產黨的勝利主題「 人類的黎明 」,其實是蕭士塔高維契少年時目睹革命後,為了犧牲者所寫的送葬曲改編的,所以紀念列寧其實只是幌子...後經學者研究,有人更認為這所謂的「革命犧牲者」,指的竟然不是蘇共志士,而是被列寧所屠殺的民主立憲派人士!蕭士塔高維契的同學後來也說老蕭本身原本是反共的,後來才認同共黨,但另一派人則指稱這本回憶錄是偽書,證據也是洋洋灑灑,現在還成了學界最主流的意見,那老蕭到底是反共還是真心歌功頌德?第十二號交響曲到底是頌揚列寧,還是哀悼那些犧牲者?真相恐隨著他1975年的去世,永遠無法得知。 列寧在十月革命 我想如果拋開非黑即白的迷思,持平而論,老蕭不可能痛恨共產黨的所有,不然他也不會在此體制下努力發表作品,並聽其號令達五十年左右,而1918年列寧獲得政權後,也沒有箝制藝術表演,蘇俄境內的藝術家在突破沙皇體制後反而更見蓬勃發展,他這時的作品也是新奇大膽,充滿自信的開展自己的人生。只是在史

蕭斯塔科維契第十一號交響曲的故事(1905)(Shostakovich Symphony No.11)

圖片
  血腥星期日 這雖是1957年的作品,但描寫的卻是在蕭斯塔科維契出生前一年,1905年的事情。當時俄羅斯還是由沙皇所統治,但勞工與農民受到資產階級與地主剝削,生活困苦,在該年1月9日,數以萬計的勞工,向著沙皇的冬宮集結,主要的訴求是要求制憲,保障勞工,停止日俄戰爭等。 由於大家當時對沙皇還有信任,所以只是一場和平請願。但當局以為群眾是被煽動的,還違反警察命令,就要求軍隊向群眾開火驅趕,情況慘烈,死傷者達千人以上,被稱為「 血腥星期日 」。 從此後,大家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希望破滅,反政府運動如火燎原,最終造成共產革命,沙皇遭到推翻。這首標題為「1905」的交響曲就是在描寫此事件,首演後得到了俄共當局的讚賞,蕭士塔高維契獲得了列寧獎,如今聽來,也是他最寫實與驚心動魄的音樂,每個樂章都有副題,並引用了革命歌曲和自己的作品,最後樂章還敲響警鐘,預示了之後的革命,我聽的時候,都會去想像當時場景,除了悲涼,還有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 但除了第三樂章直接有個副題「追悼」外,其他樂章聽來也有很濃的追悼意味,追悼那時死去的群眾,追悼那些在專制政權下被屠殺的人們,或是追悼那些無法再挽回的往事...總之,還是想起老蕭講的那句話:「我的交響曲是墓碑」... 見以上影片,這是我非常喜歡的,由孔德拉辛指揮莫斯科愛樂的演奏。第一樂章標題是「 宮殿的廣場 」,剛開始是弦樂與豎琴g音上的空心五度和絃(0:01),又升了第六級音e,產生了多利安調式的感覺,充滿古風,好像是描述宮殿, 前奏 就是以此開始的,然後又是七度和絃(0:14),不和諧的經過音(0:17),好像有什麼在潛伏一樣... 回到空心五度和弦後,定音鼓打出連續的,像號角聲的三連音(0:44),開始暗示g小調,隨後就真的由小號奏出(1:03),稱為「號聲動機」,與前奏主題一再交替,轉到關係調降B大調(3:00),但只有曇花一現,長笛吹出 第一主題 ,革命歌曲「聽吧!」(4:12): 「 周圍是衛兵們懶散的腳步聲,在寂靜的夜裡,但…在那有個像是晨鐘的聲音,持續著,渴望著,迴響著~聽吧! 」 這也是有三連音,與號聲動機類似,配合定音鼓的號聲動機(4:17),這歌曲聽來是降A大調,但低音始終在g小調第三級音降b,讓這軍歌聲聽來是如此孤寂,可怕...  這時降A大調第五音降E響起(4:57),好像比較能鞏固調性,這 短-長 的節奏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