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西: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的分析(Debussy Pelléas et Mélisande)

所謂藝術到底是甚麼,德布西的作品應該能給答案,尤其是他唯一的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其細緻與美麗,皆已達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界,堪稱藝術的典範,這齣歌劇雖然詞彙精簡,許多段落有氣無力,但要看完並深有體會,卻是非常困難且費力的事。 「 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由比利時作家梅特林克原著(法文),德布西除了將原來十九個場景改為十五個外,幾乎將劇本完全搬到歌劇中,這算是極罕見的,由結局看來,算是典型的悲劇,隨著劇情的進展,男女主角也紛紛倒地,並以梅麗桑的死作為了結,這位女主角可說掌控了全劇,她是個典型的「長不大的小女孩」,行為幼稚,頭腦空空,整日不知所云,然而這種無主見的溫柔與天真,迷倒了一大堆才華洋溢的作曲家,不只唯美派的德布西,連粗曠北國的西貝流士,和頭腦犀利理論派的荀白格,都為這齣劇寫了配樂,德布西的歌劇更成啟發現代音樂的創世紀巨作,影響了無數後代的作曲家。 梅特林克藉著此劇,展現了自己的美學和人生觀~簡言之,就是「自然主義」,人最好像野花野草一般的生長,否則,必有災禍,劇中的王子戈洛就是如此,他是所有角色裡唯一信奉傳統倫理價值觀的,認為妻子梅麗桑德不該和弟弟 佩利亞斯外遇,所以必須施以懲罰,但這樣的想法連老到快死的國王阿凱爾都不認同,他認為萬事順其自然就好,更別提其他角色像是戈洛的小孩伊尼奧德(在劇中遭到父親拷問,像羔羊一樣),或是只出現一下就消失的母親珍妮薇耶芙,還是無關緊要的牧羊人,水手,消極的醫生,或躺在洞窟裡睡覺的三個窮老頭,完全是頹廢的,不作為的世界,而「有為的」戈洛在其中,只能造成自己和他人的悲劇,他魯莽的行為導致男女主角的死亡。 本劇的背景也十分灰暗,具有明確的中世紀特徵,廣大的城堡,暗不見天日的洞窟,塔樓,地窖,一再凸顯了上述的自然主義氛圍,頹廢,不作為,這是梅特林克的巧妙安排,他用這些作為象徵,讓悲劇命定的氣味瀰漫全劇。德布西之所以看上這個劇本,是因為其模模糊糊,有上文沒下文的特性,與他的音樂風格完全契合。以梅麗桑德為例,這人就是劇中最「模糊」的存在,她在第一幕突然出現在森林中,沒人知道她從哪來,以及她那頂掉在水中的王冠是誰給的,傳統的觀眾可能認為後來的劇情會交代,但不好意思~完全沒有,到她死 ,這還是謎題,更奇怪的是除了戈洛在剛開始有問她一下外,其他的人連問都沒問,她和人在一起時也常心不在焉,在第二幕第一場 佩利亞斯問梅麗桑德,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