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第七號交響曲D729(Schubert Symphony No.7 Felix Weingartner)

 














國台交2018年演出此曲的海報

說到舒伯特的交響曲,有舊全集與新全集的差異。以現在常被稱為第九號交響曲的「偉大」(D944)來說,在新全集就成為第八號交響曲,因為把舊全集中只有草稿的第七號交響曲(D729)刪除的原因。

至於極有名的未完成交響曲(D759),在舊全集中是第八號,現在也常被稱為第八號。可見我們現行對舒伯特交響曲的稱呼,還是以舊全集為主。

那在新全集被隱沒的第七號交響曲(D729)的草稿,其實很有特色,是用總譜直接寫作,並沒打鋼琴草稿,樂團編制是他的交響曲中最大的,還包括四支法國號,兩支小號與三隻長號,尤其長號可能是在他的交響曲中首次使用,也是第一次將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分開處理,具有各自聲部的,調性還是比較少見的E大調,這點與布魯克納的有名的第七號交響曲相同,由於布魯克納是舒伯特的粉絲,讓人想到這兩首「第七」的共通性。

舒伯特在一八二一年寫這首曲子時靈感如泉湧,直接寫了1300小節到結束,還寫了個"Fine"字,他有去編樂器總譜,但不知道什麼原因(有可能是要寫作歌劇阿方索與埃斯蕾拉Alfonso und Estrell)只編了110小節,大約950小節都是只有一行樂器的單旋律。不過他從1818年寫完第六號交響曲後,確實碰上了一些麻煩,寫了好幾首交響曲皆未完成,個人以為從他把第六號交響曲視為"大交響曲"來看,他的野心擴大了,不再只是為家庭式的樂團寫作,而是希望有大型樂團公開演奏,甚或向貝多芬看齊,但他還沒摸索出完整的方式,所有的嘗試才會以失敗告終,還好在這些失敗中,也有許多豐美的果實,這首曲子與接下來的"未完成交響曲"就是顯例。

D729的總譜後來被舒伯特的哥哥費狄南·舒伯特拿去給孟德爾頌,後來被葛羅夫音樂音樂辭典的作者喬治葛羅夫取得,後來產生了三個補筆完成的版本,分別是:

John Francis Barnett (1881), Felix Weingartner (1934) and Brian Newbould (1980).

其中的一個版本我並未聽過。第二個"Felix Weingartner"就是大名鼎鼎的指揮家&作曲家溫加納。但他改編的版本被後人認為太多浪漫派手法,而第三個Brian Newbould比較具有舒伯特年輕時的作風,近來的演奏也大多以此版為主,我個人則是喜歡溫加納版,因為演奏效果精彩,當然不在話下,有堂堂大曲的風範。至於Brian Newbould版總覺得音響不夠豐潤,樂器間的對話也不是那麼有情調,畢竟功力還是有差。可惜的是溫加納版近來已少錄音,能在網路上找到的大概只是這個版本,但貼文者也沒提供樂團的資料(底下留言他有說是馬利納爵士指揮聖馬丁學院Neville Marriner&the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但根本不是啦)

第一樂章 Adagio ma non troppo — Allegro  e小調

2/2拍子,e小調莊重的序奏,長達34小節,是完整的總譜,開始由豎笛吹奏憂鬱的動機(0:01),弦樂則演奏上行的動機,顯得不屈不撓,與憂鬱對抗,成為精彩的對位,直到e小調的屬音b,樂器才合在一起總奏,然後突然轉成E大調(0:25),光明出現,由銅管接手強力吹奏此上升音階(0:46),這次是由C音開始,一瞬間我們以為來到G大調,這就是他把主音直接置換的結果,也是他拿手的三度轉調,當不屈不撓的動機終於成為高音後,原形又在低音管等聲部出現(1:14),反而轉為c小調,經由化解到達C大調,但始終有未解決的七和弦,又導向E大調的屬七和弦(2:24),三支長號的演奏特別莊重。














像是要結束了,憂鬱的動機卻又再來一次(2:21),這次卻以寧靜瓦解了前面的緊張,又到達屬音B音,但此時會變成小調或大調,難以知曉...

好了,答案揭曉,速度轉到快板,呈示部開始,乍聽之下輕鬆,甚至有點天真無邪的E大調第一主題開始(3:02),不屈不撓的上升音階成為主導,這可能是他到目前為止最長且最曲折的交響曲旋律,但伴奏卻是弦樂的顫音,相當不安,第一小提琴像是在獨自走鋼索,姿態優美,腳下卻很恐怖,尤其低音提琴,好像鋼索的顫動 :




而走著走著就變成小調(3:16),憂鬱好像要來了,才又慢慢恢復,精神飽滿(4:03),大模大樣的結束。第二主題則由序奏另一個元素~憂鬱動機而來,又到三度轉調的G大調,開始的木管配器就絕讚(4:59),接下來長笛與豎笛的對話也很美(5:24),弦樂的顫音卻持續著,不安仍未完全消除,然後此主題由弦樂盛大奏出(6:04),才終於瓦解了不安,到此兩個序奏的元素都得到了滿足,經由休止符的頓挫後,



發展部似乎理所當然從C大調的第一主題開始(6:52),弦樂與木管對話,開始漸強但似乎要迷失方向,找尋一個出口,還好很快再現部開始。

第一主題適時由總奏堂皇奏出(7:54),第二主題還是由豎笛開始,較呈示部時變化更多(8:32),但轉回主調降E大調,輕輕流瀉的的弦樂與之對位,由總奏再強調一次(9:41),尾聲則是由第一主題開始(10:27),彷彿將序奏的兩大動機~憂鬱的動機&上升動機結合(11:24),只是都轉為興奮的大調,將之昇華,極為堂皇的結束。

第二樂章 Andante  A大調

6/8拍子,如他之前的第二樂章一樣,是A-B-A-B-A形式,剛開始就出現A段主題(11:54),先是弦樂再來是管樂(12:48),一派恬靜,可惜的是舒伯特原譜沒有配和聲,都須由後人填補:




B段主題則多少有點憂思(14:16),但這次原譜卻很完整,並展開成長長的旋律,憂慮成了擔心,也連累了A段主題賦歸時的氣氛(15:42),後來也加上長笛雙簧管等的裝飾(17:21),奇妙的是,B段主題再出現時(18:47),反而讓人覺得明亮,這就是舒伯特有點奇妙的色彩感覺。A段主題由豎笛演奏後(20:06),又回到最前面的恬靜結束。好像是睡午覺,雖然中間有點夢靨,最後還是伸個懶腰起來。















第三樂章 Scherzo: Allegro deciso C大調

3/4拍子的詼諧曲,看來他已回不去以前的小步舞曲了。剛開始就出現主部主題(22:30),特色是滑音的音型(22:37),確實有點"詼諧":




然後就以此主題發展下去,雖變化多端,但都不離這主題的範圍,大提琴優美的與之應和讓人印象深刻(23:44)(24:53),幾次轉調後回到C大調,更讓人有如引甘泉的歡暢(24:13)。
中段僅用與C大調和弦的共同音E,就轉到A大調(25:46),雖短但十分流麗,直到主部主題再現(27:50),大致與前面那段一樣,但是只簡化成一段就結束了。

第四樂章 Allegro vivace E大調

2/4拍子,弦樂先奏出第一主題(29:37),感覺滿天真的,但引出了強力的上升音階(30:21):





第二主題
是由第一主題的低音衍生出來的(30:47),相當有趣,又靠著三度轉調到G大調,然後才開始抒情的發展(30:50),有流動的弦樂撥奏,這兩個主題其實相當相關。


發展部直接由此主題開始(32:15),可聽到之前的一堆上升音階,動勢激烈,但很快就進入再現部的第一主題(33:07),以G大調開始,倒是繼承了呈示部的第二主題,有乾坤顛倒之感,也比之前的第一主題改變相當多,所以也可視為發展部的一部分,直到上升音階又出現才大勢底定(34:11),第二主題優美的奏出(34:47),回到主調E大調,卻逐漸興風作浪,本交響曲序奏的不安特質又湧現,直到第一主題又出現才平靜(36:36),最後堂皇卻有點唐突的結束,溫加納有自己加了一段,不然這情況會更嚴重,這樣的補筆其實是好的




第七號有不少第九號交響曲「偉大」的影子,大概舒伯特希望將這首曲子能提昇到更高的層次,雖第一樂章及最後樂章的發展部都極為短小,反而讓人能更專注在曲子的動機與主題,這時的舒伯特常常曲子寫不完,這到底是「瀟灑」還是「不負責任」,就由聽者自行決定了,反正舒伯特與後繼者已給我們一首旋律優美,曲式漂亮的傑作,完不完成,不再是那麼重要了,我只能說,這種如斷臂的維納斯雕塑的殘缺美學,反而
表現其殘存的生命力,剛開始那不屈不撓的音階已揭示了這一切,他將迎來生涯創作最後的高潮了。


文/夏爾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德布西: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的分析(Debussy Pelléas et Mélisande)

韋伯歌劇:《魔彈射手》的分析

韓德爾:神劇《彌賽亞》的故事(Handel: Messi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