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白克:古勒之歌的故事(Schoenberg - Gurrelieder)

今年(2014)年底國家交響樂團將演奏荀白克的古勒之歌(Gurrelieder),這是繼2011年演奏馬勒第八號千人交響曲後的又一盛事,荀白克的「古勒之歌」是歷史上編制最大的曲子之一,無論其作曲技巧或是複雜的結構,在歷史上都是罕見,全曲於歐戰前一年的1913年首演,此時堪稱是歐洲文明的顛峰,可說為這時代做了最好的註解。

「古勒之歌」分成三個部分,大致由十一首歌曲和幾首合唱曲、說唱曲等組成,有點類似清唱劇,但也很像連篇歌曲,不同之處只是每首都串連起來,成為一個整體。荀白克此曲的構想原先是為了參加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的音樂作品競賽,為此他選擇了丹麥詩人賈克布森寫的小說「仙人掌開花」中的一段長詩,將之譜寫成音樂,這長詩是描寫在丹麥的一個國王魏德麥爾,與住在古勒的愛人多薇的故事,兩人的熱戀因為多薇被忌妒的王妃殺死而結束,魏德麥爾非常悲傷,他痛責神明而遭到懲罰,自此後成為遊魂,在世間徘徊不去,直到日出才獲得安息。

荀白克從1900年開始作曲,到1901年完成了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也寫了大半,但可能是因為構想太過龐大,他本身也因為辭去工作,專靠作曲為生,所以經濟情況不佳,一直未能完成,後來因為大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的協助,得到了「李斯特獎」的獎金與音樂院的教職,才得以於1911年完工,他為了這浩大的「工程」,還去訂製了四十八行的五線譜紙,成為當時的佳話。

他把前面的九首詩寫成九首歌曲,然後用國王與愛人男女輪唱的方式,互相傾訴對彼此的愛戀,這談情說愛的場景配上大規模的管弦樂團伴奏,可說是將古典音樂的浪漫氣氛發揮到最極限,繼承了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第二幕的晚期浪漫派精神,第三部分的小丑音樂與說書人的半說半唱形式,則被認為與他後來進入了無調音樂領域有關,所以「古勒之歌」可說是承先啟後,成為連接浪漫派與現代音樂的橋樑。

但這麼重要的作品卻因為演出需要的花費太過龐大,以及言詞深奧的原因,而一直無法普及,尤其歌詞(詩文)在從丹麥文翻譯德語後,更是令人費解,中文翻譯者也因此很少去嘗試翻譯這部作品,但這次為了年底的演出,我特別嘗試去翻譯了全部的歌詞,希望能對理解這部曲子有幫助。


看以上影片,這是指揮家夏伊指揮柏林廣播交響管弦樂團所演奏,是近來的名演,剛開始長笛就不斷的震音,再加上豎琴等的輕輕撥奏,讓人聯想到水波搖曳,以襯托第一首歌曲中的湖景,然後越來越多樂器加入,除了四管制的木管陣容,還動用了十支法國號,連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也被細分為多個聲部,其細膩與華麗實在罕見,而全曲的總譜這樣的段落卻很多,要將如此繁多的聲部結合為一個整體,需要極高的技巧與敏感的聽覺,而短笛、長笛聲部的DO MI SO LA四個音,算是曲子最基本的和聲與旋律的結構,如下圖:




前奏曲完後就開始了歌曲,以下是我對第一部分所有歌曲的試譯:

第一歌曲/魏德麥爾(男高音 影片7:10)

「現在黃昏讓所有的聲音都安靜了   流動的雲也停止了   在地平線上   安靜的和平圍繞著森林

湖上清澈的水也怡然自得的蕩漾   太陽已漸漸西沉  穿上了那火紅的衣裳

在波浪的床上夢見明日太陽的光輝   現在森林華麗的家園裡是如此安靜  

安靜吧   我的心   安靜吧!

所有的力量都要收攏到我夢的懷裡 讓我回到原來的自己   只有平安 沒有任何憂愁」 

 

第二歌曲/多薇(女高音 影片10:55)  伴奏加上了小提琴獨奏。

「啊 月光靜靜的滑落 帶來了無限的和平與安靜時 在那廣大湖中的不是水  

在森林中看不見茂密的樹  裝飾天空的不再是雲彩  山谷和丘陵也不再是地形 

所有形狀與顏色的表象 都如夢幻泡影 所有的光輝只是神的夢境」

 

接下來速度變快,展現出魏德麥爾想快點見到多薇的急躁,以及馬的疾行,大規模的管弦樂曲勢非常驚人:

第三歌曲/魏德麥爾(男高音 影片13:50)

「我的馬啊 為何跑的那麼慢 不  其實我知道你的馬蹄已經飛過道路  但你還要再跑快一點

我仍在森林中嗎?  應該不久就會到達古勒了   那是我與多薇朝夕相處的城 

背後的森林排成一道黑暗的牆壁 看啊~草原與沼澤滿是這森林的陰影 

在那陰影到達古雷前 我要站在多薇的門口

在響亮的聲音停止前 馬啊 請你的馬蹄在古勒的橋上轟隆作響 在枯葉掉落小河之前 

讓你的馬鳴在古勒之城的庭院中響徹雲霄  啊枯葉都落盡也沒關係了  因為我將與多薇重逢」

 

多薇也興高采烈的呼應他:

第四歌曲/多薇(女高音  影片16:57)

「星星在歡呼 湖散發著光輝 湖水蜂擁到岸邊 葉子對著我激動的心私語 

露水上的鑲邊顫抖 海風強烈的席捲著我 風信雞在歌唱  塔的尖端搖晃

年輕人們用火熱的眼神放電  就算鮮花盛開般的少女們想讓要矜持   也是徒然

玫瑰伸出頭來  像是要看著遠方  火把燃燒   照亮周圍  開啟了森林的魅力 

請聽  街道上的狗吠聲  不斷上升的樓梯如同波浪  把英雄送到最高處

然後從那裏 飛進了我廣大的懷抱中」

 

然後速度又開始轉慢,魏德麥爾歌詠出對多薇的深情,但言語之中也顯示出「萬般皆下品,只有愛情高」的心態,暗示了他以後將被神所懲罰的悲劇:

第五歌曲/魏德麥爾(男高音  影片19:22)

「就算天使在神面前跳舞得如此歡悅 也比不上世界在我面前舞動

就算他們的豎琴奏響 也比不上我的靈魂為你傾倒

即使是坐在神邊 那為人類贖罪的基督 都不能威嚴的坐在多薇身旁的我相比 

敵人不能干擾我們滿是憧憬的靈魂 與通往神聖結合的道路

在我渴望你的吻時 也就是這古雷的城見到松德海峽的光輝時  

就算是天國的榮光和震耳欲聾的天音 就算是所有的聖徒加起來

都無法取代我在這城裡的寶物」

 

第六歌曲/多薇(女高音 影片21:42) 這首歌算是兩個人在打情罵俏吧:

「現在讓我第一次對你說:魏德麥爾國王 我愛你 現在第一次和你接吻 抱著你

如果你說我早就說過愛你 也早就吻過你了 這時我會說:國王很討厭 

都在想一些有的沒的事情 如果你又回答說:是喔 原來我這麼討厭 

我會說:你還滿老實的啊~  

但如果你說:哪有 我哪是這麼討人厭 我會說:國王你真壞...

我在想著你時 用親吻讓所有的玫瑰凋謝」


然後速度不但更慢,而且還出現了像晚鐘那樣神秘的音響,氣氛有些沉寂,這裡用了豎琴與鈸,加上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如下圖,影片25:26),這代表的是亡靈,將是本曲第三部分的主題,這是後話了。而從「從我的頭在搖動 在生命的波浪上」(影片27:43)開始,音樂突然轉為激動,展現出他內心的澎湃,而從「但時光也會過去 我也會徬徨迷失」(影片28:30)這裡開始,音樂又轉回剛開始的死寂,好像一個人從將死的病床突然活過來,興奮的跳舞,但隨即又到在病床上等死,非常有戲劇性的對比。


第七歌曲/魏德麥爾(男高音 影片26:00)

「到了午夜 所有的不幸之人 都從被遺忘的墳墓中爬起 他們渴望的看著城的燈火

以及小屋裡的燭光 然後風嘲笑著毫不容情的吹散了他們的豎琴聲 杯觥交錯聲

以及愛情的歌聲 他們消失了 嘆息著說:「我們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

我的頭在搖動 在生命的波浪上  我的手去觸摸心臟的跳動 

燃燒的紅色親吻之雨落在我的身上 我的唇在歡呼:「現在是我的時光!」

但時光也會過去 我也會徬徨迷失 有一天也會在午夜迎來死亡

在我的身上包上裹屍布 然後我會在下半夜偷偷的溜走 在寒冷的風中 

我已被悲傷俘虜 用沉重的十字架 在大地刻上妳可愛的名字 然後我將死去

嘆息著說:「我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多薇對如此悲觀的歌曲回應是:「我要成為你的美麗新娘,就算死亡,我們也要一起面對,用親吻與微笑」。這是非常強力而有決心的段落,大概她已經知道自己和國王的戀情是不會被王妃所容許的,也有心理準備,勇敢的赴死。在「為了要一個讓愛覺醒的吻 你將我們的牽手改為親吻 所以你不能再為死亡而嘆息」這段(影片31:45),旋律非常悲淒但又有一絲安慰,「讓我們向強大又美麗的死神乾杯」的段落(影片33:53)則是由兩支豎琴和第一小提琴奏出的快速音階,和第二小提琴與中提琴的震音所組成,堪稱是全曲最細膩與美麗的段落,這旋律後來也使用在間奏曲裡,代表對愛情與死亡的覺悟:


第八歌曲/多薇(女高音 影片31:09)

「你看著我的眼神充滿愛意 然後低下頭來 但那已經使我們的手握在一起 至死不分

為了要一個讓愛覺醒的吻 你將我們的牽手改為親吻 所以你不能再為死亡而嘆息

如果眼神能燃燒 會像那燃燒的親吻嗎?

那在天上閃耀的星星 到了清晨也會暗淡如霧一般 但是星星到了深夜又會再度閃耀

在永恆的光華中 死亡是如此短暫 只是從黃昏到黎明時安穩的睡眠

在你醒來的時候 你會看到在你旁邊的床上 有一個年輕貌美的新娘

讓我們向強大又美麗的死神乾杯 因為我們也會走向墓中 讓我們在幸福的親吻中

用微笑迎接死亡!」

 

第九歌曲/魏德麥爾(男高音 影片36:19)

「多薇啊 妳真是神奇 有妳 我已完全滿足 別無所求 我的心情輕鬆 我的心思澄澈

已甦醒的平安降臨在我的靈魂 我的心情平靜 如此神奇的平靜 

我在唇上想架一座橋 讓話語浮在上面 然後再安靜的沉下去

妳的心臟像是在我身體裡跳動 然後我也變得激動 

多薇啊 在妳的心中可以看見我們倆的心思 不斷起心動念後又同時消逝

像是在天空交會的兩朵雲 在飄動中互相交融 我的靈魂已得到平靜 我注視著你的眼睛

不發一語 多薇啊 妳真是神奇」


在魏德麥爾對多薇的讚歎後,是一個悲情的間奏曲(影片40:51),管弦樂同樣是聲勢浩大,展示出天崩地裂般的效果,暗示著多薇已被王妃殺害,國王痛不欲生,其中的兩個主題分別是上述第八歌曲中的「為了要一個讓愛覺醒的吻」(影片41:07),以及「讓我們向強大又美麗的死神乾杯」(影片43:00)段落的旋律,所以這間奏曲算是將第八歌曲的再現,當然效果要壯麗的多,其中還偶有與第六歌曲開頭旋律的對位呢,然後就直接接到第十歌曲,這是由古勒的鴿子擬人所唱,剛開始還出現猶如鳥鳴般的旋律,這是由一堆木管樂器互相呼應接力演奏的,小提琴與中提琴更是被分成多部,分別做半音階的上升與下降,這樣的效果真的很特殊(影片45:03):

 


第十歌曲/古勒的鴿子(女中音)

「我是古勒的鴿子 我因為焦躁不安而苦惱 飛過島嶼來到這裡 請聽我說!

多薇已經死了!夜晚降臨在她的雙眼 那是如同國王心中太陽般的雙眼!

她的心臟停止了 但國王的心臟還在激烈的跳動 雖然他也死了 

但還在激烈的跳動...

奇妙的像是 人們去歡迎波浪上的小船 結果發現小船已經翻覆 

舵手也倒下去死了 被水底的海藻纏住 就此和人們失去聯絡 

他們倆就像並流的兩條小河 多薇的靈魂到底會流到哪去? 

國王的靈魂卻仍徘徊不去 他想找多薇 卻找不著

我飛到他那裏去 順著他的嘆息聲 發現了好多事情 我看到靈柩在國王的肩上

韓寧(國王的家臣)支撐了他 

夜很黑  只有一支火把照亮著道路  王妃舉著那火把  在城的高台上  她因為忌妒多薇

而想要復仇  她雖然沒流淚  但淚水在眼裡閃閃發光  

我飛到他那裏去 順著他的嘆息聲 發現了好多事情  我看到國王和靈柩走在一起

穿著農人的衣服   他用那身經百戰的戰馬拖著靈柩 國王的眼睛急切徬徨

只為了找尋一個人的眼神 只為了傾聽一個人的話語 

韓寧對國王說話 但國王只顧著找尋那話語和眼神 她打開了多薇的靈柩

看著她的屍體 用耳傾聽著 嘴唇顫抖 但多薇仍沉默不語

我飛到他那裏去 順著他的嘆息聲 發現了好多事情 一個僧人拉著繩子

敲響黃昏的鐘  僧人看到了拉車的車伕  到了這悲傷的噩耗 

太陽西沉  他敲響了喪鐘 

我飛到他那裏去 順著他的嘆息聲 發現了好多事情  然後慘死

是赫爾薇西(王妃的名字)的鷹 兇殘的把古勒的鴿子撕裂!

 

失去多薇的國王,似乎成了遊魂,他無法接受這樣的打擊,自己也像是被撈捕上岸的魚,雖然瀕臨死亡,但仍拍打尾巴,激烈掙扎到最後一刻,悲慘的景象再加上靈柩與喪鐘,最後連來哀悼的鴿子都被雄鷹撕裂,就此結束了第一部。


第二部分:見以上影片,已變成遊魂的魏德麥爾王大罵神見死不救,讓她的愛人多薇被殺,因此他要痛責神...

神因為這樣而降罪,讓他成為亡靈,不能進天堂之門。這首歌的配樂開頭與第一部分的結尾很相似,中間則引用了第八歌曲中「為了要一個讓愛覺醒的吻」的旋律,這裡則更加悲情,令人想到現代的百老匯音樂劇,不同的是這裡用了小號,更增添其悲哀(影片3:04):



魏德麥爾王(男高音) 影片0:00

「神啊 您知道嗎 在我的多薇死去時 您做了什麼?

您把我從最後的避難所趕出去 那是我可以自己掌握住幸福的地方

神啊 您應該感到慚愧 讓一頭只是向您乞食的羔羊死去

神啊 我也是一位支配者 但是我的信條是絕不奪去臣民的最後一絲希望

但您和我不是走相同的路 您這是暴君 不是支配者!

神啊 您的天使只會讚美歌頌您 但您需要的是一位敢於反抗您的人

誰敢做這件事呢?就讓我來做吧 神啊 讓我戴上您座前弄臣的帽子吧」

 


第三部分:見以上影片,這是全曲中最像清唱劇,也是最有戲劇性的段落,有許多聲樂的曲式,包括獨唱的歌曲,還有敘事的說唱,當然還有製造出全曲高潮的龐大合唱曲。

前奏與第一部分第七歌曲相同,這首歌也是描寫亡靈的,這裡再度借用,表示魏德麥爾王也已成為亡靈了,但這個安靜的段落非常短暫,在銅管以強大的力度連續重複了三次同樣的音型後(影片1:06),長笛用半音上升直衝天際,開啟了一個狂亂的世界。亡靈魏德麥爾王要他那些同樣已死的家臣起來,陪他一起去狩獵,這些家臣的幽靈編成了三組男聲合唱,規模極為龐大,這是以回聲的方式寫的,好像大家互相呼應,製造出現場感與立體感(影片6:15):

 

魏德麥爾王(男高音) 影片0:00

「起來吧 魏德麥爾王的家臣們 在腰間配上那已生鏽的劍 

從教會拿出那些滿是塵埃的盾牌 那些畫上粗曠灰色花紋的盾牌

叫醒那些已經腐爛的馬屍 替他們配上金飾 用馬刺踢他們

去古勒吧 我在招喚你們 今天是死者的出發之日」


農夫(男低音)用害怕的聲音,影片2:58

靈柩的蓋子開開關關 畫破黑暗 莊嚴的騎馬飛馳 草地從墳墓的上方滾落

墳墓周圍聽到像金屬一樣鏗鏘鏗鏘的聲音 從武器庫中傳來

他們把古老的武器投出 然後又擲回去 教會庭院裡的墓石動搖了 

老鷹在塔頂上又飛又叫 教會的門開開關關

 

男聲合唱(魏德麥爾的士兵) 影片3:56

嗬啦!

 

農夫 影片3:58

他們過來了 趕快用毛布遮住耳朵 我在胸前畫了三次十字 

為了我的家人 我的房子 我的牛馬 我要誦念三次基督的名字 

這樣我田裡的農作物就可以保住 或是在手腳都畫上十字吧 主耶穌曾經在這裡負傷

這樣我就可以抵禦夜晚的怪物、小妖精、巨人等帶來的危險

最後我會在門前放鐵以及石頭 這樣魔鬼就不會進來家裡

 

魏德麥爾的家臣(男聲大合唱 三組共二十聲部) 影片6:15

恭迎國王來到古勒的岸邊 現在我們在此狩獵 嗬啦!我們用沒有弓弦的弓射箭

用已成為窟窿的眼睛 化為枯骨的手 瞄準了鹿的影子 

嗬啦!牧場的露水從那傷口湧出 嗬啦!城牆那些烏鴉引導著我們

馬踏過了樺樹的樹梢 嗬啦!我們就是每天晚上都在狩獵 ˊ直到最後審判之日

嗬啦!去吧!鬣狗  嗬啦!去吧!馬兒

狩獵的時間很短暫 在那裡城牆佇立在昔日的道路上 

嗬啦!用野燕麥餵食我們的馬兒 我們希望重溫過去的光榮

 

魏德麥爾國王(男高音) 影片11:22 這又是一首深情的歌曲,真的很難不讓人聯想到現代的流行歌曲:

森林用多薇的聲音在竊竊私語 湖面用多薇的眼睛在凝視 因為多薇的微笑星星才綻放光輝

升騰的雲朵像是雪白的乳房 我的所有感官都在蒐尋她的蹤跡 但多薇在這裡 還是在那裏

是在近的地方 還是在遠的地方 多薇 妳是不是被魔法的力量深埋在湖或是美麗的森林裡

而這死去的心還在不斷脹痛 隆起 多薇啊多薇(影片12:59) 魏德麥爾為了妳而焦急萬分!

 

接下來是「古勒之歌」中很有趣的一首曲子,是由男高音唱出的小丑克勞斯的自白,他是魏德麥爾王的座前弄臣,當然也已成了遊魂,但還要隨著國王而四處打獵征戰,氣氛很無奈悲觀,配樂用了短笛(影片14:22),尖銳的聲響似乎是對世間的嘲諷,聽起來雖為無調性,但中間「每次貓頭鷹一叫,就開始呼喚一個姑娘的名字」這段伴奏用了第一部分第六歌曲(見上篇文)「現在讓我第一次對你說:魏德麥爾國王 我愛你(影片16:30)」的深情旋律,其涵意不言可喻,短短一首歌道盡了人生的短暫與無奈:


小丑克勞斯 影片14:44


「鱔魚這傢伙是一隻怪鳥 雖然幾乎都住在水裡 但只要有月亮的夜晚 就會刻意來到岸邊」

這首歌我常常唱給主人的賓客聽 但現在唱給我自己聽反而最適合 

我現在沒有住家 過著窮困的生活 我誰也不招待 也不招搖很低調

但還是有不知羞恥的人想要到我這來白吃白喝 但就算我願意 也已經山窮水盡了 

可以告訴我 為何我常常在午夜繞著那個水池跑呢? 

但如果說到帕雷‧葛洛伯與艾力克兩人 我就了解是為什麼了 因為他們完全沒有信仰

即使是跨上了馬背落到了地獄 卻還在擲骰子 想知道那裏可以遠離烈火 是比較涼的地方 

從那時開始 國王就變得很怪異 每次貓頭鷹一叫 就開始呼喚一個姑娘的名字 

一個很久以前就死掉的姑娘 這也算是報應吧 所以去狩獵也是當然 

為何國王變得如此殘酷 無論何時都充滿戒心 為了戒備都一直睜開雙眼 

連他自己也想要當弄臣 只忠於從月亮彼方來的偉大主人(指的應該是神)

但是我這法爾姆的弄臣克勞斯(影片17:19) 相信人只要進墳墓 才可以得到最好的安息

然而靈魂還留在塵世間 一直留在那裏 靜靜的聚集起來 

當最後的祭典 喇叭響起時 如同庫努特那些傢伙所說的 像我們這樣的善人 

就可以大塊朵頤的把惡人們吃掉 像吃公雞一樣 啊啊 這樣的我還要奉命騎馬奔馳

那樣劇烈的奔跑讓我疲累至極 馬尾巴刷過我的鼻子 但若還是遲到 我只好去上吊了

但我覺得這樣會更好 那不如讓我去天國吧 我的罪過雖然不小 

但若坦白承認應該會被原諒吧 大家不是都掩飾真相嗎? 又有誰因為這樣遭到鞭打呢?

啊 如果這世上還有正義 我應該會得到天國的恩寵吧 如果神也會悲憫祂自己的話...

 

到此小丑在台上消失(影片19:39),經過快速而充滿戲謔性的間奏,魏德麥爾王又出現了,這次他想要對神宣戰,在「到死人復活的那一天 (影片21:19)」時,小號吹出號角音,像是最後審判的號角,長笛奏出高亢的顫音,使這段音樂充滿著雲彩般的光輝:


魏德麥爾王(男高音) 影片20:57

「神啊 您這在天上的嚴厲之主  您嘲笑著我的痛苦  但到死人復活的那一天   我只有一個願望

就是和多薇合為一體  我們兩人的靈魂不再分離  如果要讓我的靈魂下地獄  她的上天堂的話

我一定會盡全力擊潰那些天使的防衛  我們狩獵的大軍將攻入您天上的王國」

 

然後第三部分開始時心痛的銅管音型又再度出現(影片22:28), 緊接著是第二部分那悲哀的小號旋律(影片22:36),魏德麥爾王在如此無奈的嘆息中似乎遠去了,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出場。然後家臣們的遊魂為他而聚集起來,在「生命帶來了力量和光輝,活動和心跳(影片24:57)」時,一度有要再起的感覺,但終歸徒然,只留下越來越微弱的聲音,這裡充滿著安靜但不和諧的二度和聲。


魏德麥爾王的家臣們(男聲合唱) 影片23:20

「公雞像要上戰場一樣的抬起頭  破曉已經來到牠的嘴尖上  露水從我們的劍上面滴下

朝露滲著紅鏽般的顏色  時間已經過去了! 

張開大嘴的墳墓在呼喚 大地隱藏了對光明的厭惡 沉下去吧! 沉下去吧! 

生命帶來了力量和光輝 活動和心跳 

我們屬於死亡 是悲哀的死 還是痛苦的死 去墳墓裡吧! 去墳墓裡吧!

到美夢縈繞的安眠之中 啊 我們想要安靜的睡去!」



看以上影片,接下來算是「古勒之歌」中最特殊的曲子,荀白克使用說唱方式,將說話聲音配上伴奏,雖然在以前的歌劇宣敘調中有用樂器加以伴奏,但那只是用和絃而已,這首曲子卻真正將說話聲音配上音樂,並用音符規定其節奏,音符(一律使用"叉"記號記譜)的音高部分雖不用完全遵循,卻要在該提高的時候提高,該降低的時候降低,如下圖(影片2:38):


這段看來好像都在描寫大自然的情景,其實是用比擬的方式,將魏德麥爾王比喻為風,雖然看來很狂暴,但其實只是想要「吹散枯葉,想要翻找那過早結束的東西」,這應該是指他一直焦急的尋找愛人多薇,這時又出現了第一部分第六歌曲「現在讓我第一次對你說:魏德麥爾國王 我愛你」的深情旋律(影片4:31),其涵意相當深遠。後來風安靜下來了,終於「到那明鏡般的湖面 ,在波浪無盡的飛舞之中 ,倒映出蒼白的星光」,象徵他已放棄對抗上天,獲得永恆的安息:


說書者(只說不唱) 影片2:38

灰菜先生 莧菜女士 你們趕快藏起來 夏風中狂暴的狩獵即將開始

那會比你們所想的更可怕 因為蚊子已經從蘆葦叢裡飛出 風在湖上雕刻出銀色的細線 

看 山毛櫸的葉子怎麼笑的那麼恐怖 那是螢火蟲 發著紅色火焰般的光芒

還有草原上的濃霧 蒼白的死亡陰影!那波浪和翅膀啊 那戰爭和那歌聲啊

風滿懷惡意吹打著麥穗 麥田搖晃發出聲響

長腳的蜘蛛在織網 風卻將牠的辛勞白費 露水滴答滴答掉下山谷 星光時明時滅

蝴蝶在圍籬找尋躲藏的地方 青蛙躲到牠潮濕隱密的家 

安靜!風想要做什麼呢?(影片4:31)它吹散枯葉 想要翻找那過早結束的東西 春天蒼白的花瓣

大地虛幻的夏之夢 很久以前就都化為塵土了 但在越過無數樹木的高處 風在更明亮的地方飄盪

因為那裏美得像一場夢境 風明白那一定是花朵在綻放 風從茂密的樹葉中穿過 發出奇妙的聲音

風在向那些苗條又美麗的樹木問候 看!這些都已過去了

風捲起漩渦從天空的坡道滑下  到那明鏡般的湖面  在波浪無盡的飛舞之中  倒映出蒼白的星光

風安靜了下來  終於安靜了下來!  

啊 充滿光輝的明亮(6:54) 噢 從花萼裡飛出來吧 瓢蟲啊 

去許願吧 給妳美麗的妻子生命和太陽的光輝 鮮豔色彩的蝸牛爬在草上 森林中的鳥都振翅高飛

花朵將露水 從捲捲的葉子上抖落 看到了天上的太陽 醒來吧 醒來吧 百花們花欣鼓舞!

 

在他安詳的得到救贖後,迎接燦爛的日出,這裡是壯麗的八聲部合唱,開頭的Do Mi So La四個音再現,所有的樂器一字排開,三十四行的樂譜繁複如天書一般,壯麗的表達了日出的情景,是全曲的最後合唱,當然也是壓軸的巨大頌歌,本曲就在如此排山倒海的氣勢中結束(影片7:39):


大合唱 影片7:39

看啊 太陽 在地平線上放光彩 

在東方呼喚清晨的美夢 在微笑中太陽升起

從夜晚的波浪中 從明亮的額頭上 灑滿光華燦爛的髮絲!


 
文/翻譯/總譜註解:夏爾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雷哈爾輕歌劇《微笑之國》的看法與故事(Das Land des Lächelns)

杜替耶“遙遠的世界”Dutilleux tout un monde lointain

柴可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的分析(Tchaikovsky symphony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