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第歌劇:奧泰羅(Verdi Otello)

 

「奧泰羅」(Otello)是威爾第晚年的傑作,首演於1887年,常被評為是義大利最偉大的悲歌劇,也是西方音樂的重要作品,但由於劇中缺乏好聽易懂的旋律,所以其知名度至今仍遠不如他的「茶花女」「阿伊達」等名作,甚至知名作曲家史特拉文斯基,認為「奧泰羅」只是威爾第晚年精巧的智力練習,並非真能感動人心的作品,多少影響了本劇的通俗與普及。

「奧泰羅」由當時著名的詩人與作曲家博伊托作詞,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同名劇本,他文辭的精煉大大提升了威爾第歌劇劇本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這位詩人作曲家還曾和威爾第敵對,他代表當時的年輕一輩,威爾第則被他暗諷為「保守,過時」的代表,但兩人到合作「奧泰羅」時早已和解,他完全被威爾第的偉大所折服。

有了如此才氣的人寫作劇本,那剩下的問題就在這位歌劇巨匠上面了~威爾第年已七十好幾,而且十幾年沒寫歌劇了,他要如何把這莎士比亞名劇的劇情與背景,角色的性格,用音樂生動的表現出來呢?

威爾第應該很清楚,「奧泰羅」雖然是一齣慘烈的悲劇,但其中最大的反派伊阿古,竟然也有幾分喜感,這來自於他的油滑與狡詐,這大壞蛋不曾暴怒過,還常常笑臉迎人,有時甚至像是這大悲劇中唯一的丑角,所以描寫他的音樂必須有雙重性格。與之對比的是不斷暴怒的男主角奧泰羅,當時的人可能認為他是全然沒任何喜感的悲劇英雄,然而在威爾第有點誇張的音樂之下,他竟然也產生了些許喜感,可能是現代人對比較誇張的表現會一笑置之吧...我卻認為這同樣是威爾第的巧思,在他到了晚年時,筆下的人物已不再是單一個性,而是具有了多層次的美感,這是很值得注意的事。

這劇很幸運的有一個偉大的錄音,是由大指揮家托斯卡尼尼所演奏,他認識威爾第,也曾參加過首演,對此曲的了解絕非他人可比擬,那種整然又活潑的律動感,是其他錄音所沒有的,更難得的是完全沒有刪節,給了我們一個最完整的歌劇演出。飾演奧泰羅的Ramon Vinay,本身是男高音但也能唱男中音,將這個角色高亢與陰暗的雙重性格發揮到極致,可惜影片已被刪除,先保留時間標記。

大約是在十五世紀,義大利當時尚未統一,威尼斯共和國派了塞浦路斯總督奧泰羅去攻打當時常入侵歐洲的土耳其人,但風浪大作,官員合群眾們焦急的等待奧泰羅的歸來,其實他本身也是摩爾人(一種信伊斯蘭教的民族,膚色很深)。第一幕並沒有序曲,一開始就是滔天巨浪(影片0:01),在雷鳴器與管風琴的巨響中,管弦樂與合唱搭配無間,讓聽眾陷入緊張狀態。雷聲大作(1:07),群眾因為擔心船隊因為暴風雨沉沒而向神祈禱(2:33),這裡的驚駭相當有十幾年前威爾第自己所寫的安魂曲中「末日經」的感覺,後來奧泰羅(男高音)上岸,管絃樂開始緊湊的節奏(3:53),然後他宣布戰勝了回教徒(4:18),讓他們去餵鯊魚了...

群眾由緊張焦慮變為大聲歡呼~待風暴成為了小雨滴(6:23),有個壞蛋開始行動了(6:34)~他是奧泰羅的掌旗官伊阿古(男低音),但對奧泰羅懷恨在心,多少因為奧泰羅是摩爾人,二來是奧泰羅沒讓他因戰功而晉升副官,還是只能掌旗而已,卻晉升了卡西歐為副官,他也恨此人搶了他的地位(8:00)。而今晚正好又是奧泰羅的新婚之夜,他想搗蛋,於是找了一向喜歡奧泰羅妻子黛絲德夢娜的貴族羅德里哥(男高音),要他幫忙,羅德里哥本來就對這婚姻極其不滿,他認為黛絲德夢娜應該是他的~兩個壞蛋決定要合作了。

再來是一首頌讚火焰的合唱(9:16),長笛奏出活潑的音型(9:27),好像隨風搖曳的燈火,在黑夜中帶給大家光明及溫暖,合唱充滿生動的斷音,五部合唱中男低音的低沉與上四聲部的高昂成強烈對比。伊阿古先針對奧泰羅的副官卡西歐,他先引誘卡西歐喝酒(11:42),說要慶祝奧泰羅的新婚,本來卡西歐說已經喝很多不喝了,但拗不過眾人的吆喝(12:13),大家唱出暢快的「飲酒歌」(13:14)這是全劇最有名的段落,半音下降旋律(13:49)也成為伊阿古劇中唱段的特色,他想把卡西歐灌醉(16:01,這時的顛顛倒倒旋律值得一聽),此時前任總督蒙塔諾來告訴卡西歐說要去城上警戒了(16:45),卻發現他滿身酒氣,羅德里哥又故意去挑釁他(17:04),兩人開始決鬥,蒙塔諾來勸架竟被卡西歐砍傷,伊阿古唱出了快速的歌曲(17:25),要把決鬥的事傳到大街小巷,來製造混亂

塞浦路斯總督奧泰羅被吵醒了,他從床上跳了起來,跑到外面大罵(17:57):「我是在回教徒之中嗎?怎麼那麼吵?蝦米~連蒙塔諾都受傷(19:29)?啊~連可愛的黛絲德夢娜都被驚醒了(19:40,音樂突然變得柔和,有降記號)?卡西歐你被免職了!我要等到大家都滾回自己家裡,我才要去睡伊阿古奸計得逞了。

在眾人平靜後響起了低沉的大提琴旋律(20:48),似乎代表著奧泰羅在房子裡與妻子對話,在第四幕也有類似的場景。兩人共度新婚之夜,奧泰羅唱:夜幕已低垂,騷亂都過去了(21:31)黛絲德夢娜唱(22:26):我驕傲的戰士啊!無論有多少的苦難,多少的悲哀嘆息,多少的希望失望都是為了我們這甜美的擁抱。隨後又回憶著自己是多麼愛聽奧泰羅講自己過往的英勇事蹟(23:12),這在原著中是兩人相戀的重要原因~不然以黛絲德夢娜身為元老的掌上明珠,是不太會愛上這位黑人猛將的。奧泰羅隨後以戰爭般翻攪的音樂附和(23:42),並感嘆自己在非洲的家鄉充滿著奴隸與殘酷,又對黛絲德夢娜安慰他唱著:妳因為我的不幸而愛著我...我因為你的柔情而愛著妳(25:11),黛絲德夢娜也深情以對(25:45)兩人互訴情衷。

奧泰羅唱:在這擁抱中就算死掉我也甘願,這最美的一刻(26:05)!後來卻以半音階下降唱出了自己對未來的恐懼(26:33)~這是怕甜蜜不能長久的憂慮,這半音下降不就是伊阿古的特徵音型?威爾第用音樂,巧妙的預告我們這惡魔即將要作的事情了...

黛絲德夢娜向神禱告他們的愛情永遠不變(27:20)奧泰羅想要吻她(27:44),兩人擁吻唱出了甜蜜的愛情二重唱,值得注意的是管弦樂所佔的比例反而比兩人唱出的音符多多了,這就是威爾第晚期歌劇的特點~管弦樂不再只是伴奏的配角而已,也可以充分表現場景及情感,第一幕結束時就充滿了如劇本寫的滿天星宿,燦爛夜空的景象,這充滿半音和聲二重唱的音樂很優美嗎?是的,但當悲劇的最後時,它會作為甜美的回憶,悲慘的再現...

 



托斯卡尼尼指揮奧泰羅的唱片封面

第二幕剛開始伊阿古又有新的詭計了:他要卡西歐去找黛絲德夢娜(30:41),要她和老公奧泰羅求情,讓他復職,老實的卡西歐於是去了。伊阿古開始唱起他對撒旦的信仰(32:47),他說自己是由撒旦所創造,人類只不過是邪惡命運的玩物,什麼名譽啦,愛情啦,眼淚啦,犧牲啦全是假的,那天堂呢(36:22)?更是胡說八道,人死了什麼就都沒了,所以他不相信有報應,只有奸計與壞事才能成就自己...等等。這是極為精彩的詠嘆調,但聽了並不太可怕,反而覺得通篇歪理,有些好笑~然後總督奧泰羅來找他(37:56),伊阿古說:「我看不順眼...」奧泰羅問他何事,他支支吾吾不回答,還說卡西歐在和你妻子聊天,他們多麼不是以前就認識嗎?你不覺得他們很好嗎?你相信卡西歐的人格嗎?...還模仿奧泰羅說話(39:34),奧泰羅聽了大怒,要伊阿古用「最壞的心眼與字眼」(40:31),說到底是看到了什麼~伊阿古故意警告他不要忌妒(40:45),這是一隻有著暗藏劇毒的蛇,又用了半音下降音階,這幾乎已是伊阿古陰險的狡猾的標記...奧泰羅被這些話弄得疑心病發作,要伊阿古去找證據,不要亂說話(41:27),若一切證據確鑿,他會用最嚴格的律法來處理,把愛與忌妒先拋到一邊吧(41:46)!~這句話是奧泰羅對自己的忌妒心發出的逐客令。

後來有好多女生與船員,以及小孩子合唱盛讚黛絲德夢娜的美麗(42:00),這長大的合唱經常被刪減,托斯卡尼尼一刀未剪的把它完整演出,還原了本劇的全貌,其中以曼陀林搭配小孩捧花給黛絲德夢娜的歌聲最為特別(44:34),這音樂讓奧泰羅為之沉醉,他本來是很愛妻子的。兩人開始說話,黛絲德夢娜一開口就說要奧泰羅原諒卡西歐(46:50),因為她聽到卡西歐的求情後,知道他是無心之過,但這正好讓已起猜疑心的奧泰羅心煩意亂,黛絲德夢娜以為他身體不舒服(48:01),要拿手帕幫他擦汗,但被他打到地上。伊阿古的妻子,女侍艾米利亞(女中音)去撿起手帕,伊阿古卻威脅她要把手帕給他,四人唱起了四重唱,黛絲德夢娜希望能讓奧泰羅開心點(48:52),奧泰羅想說自己又黑又醜(49:01),妻子是不是會背叛他,伊阿古強要手帕(49:08),艾米利亞拒絕(49:13),但最後手怕還是被他搶走了,這首四重唱始終在兩個不同的場景中展開,在音樂上卻又奇妙的融合在一起,難怪史特拉汶斯基稱這歌劇是「智力練習」。

黛絲德夢娜退下後,奧泰羅大喊說她對自己不忠(51:34),伊阿古過來想加油添醋,但被奧泰羅斥罵說你也不是什麼好東西(52:07),都是你讓我陷入了懷疑與忌妒的痛苦中,「啊!再見了(53:04)!心中高貴的喜樂,輝煌的勝利...(這段氣氛超做作,真的滿好笑的)」。隨後他突然掐住伊阿古的脖子,要他找證據證明妻子不忠,不然將把他用雷電打死(54:29)...伊阿古假裝落荒而逃,其實心裡正得意~奧泰羅把他又叫回來(54:58),說他既相信妻子忠實,又相信妻子不忠,只有證據才能決定一切。伊阿古奸笑說:「你想要什麼證據啊?難道要看到她和卡西歐擁抱嗎(55:41)?」奧泰羅聽到幾乎快暈過去了...

伊阿古開始胡說八道了~他說雖然不能稱為證據啦,但我曾聽卡西歐說夢話(56:43),說和黛絲德夢娜在一起就如同身處天國的極樂(57:43,這裡又出現了半音階的下降),還要詛咒那醜陋摩爾人(就是奧泰羅啦)早死...等等,還說他其實有證據兩人相好,因為黛絲德夢娜的手帕在卡西歐那裏(59:40)~大概看到這,就知道伊阿古打算把搶到的手帕放去卡西歐那,來嫁禍於他。

奧泰羅終於受不了而爆怒了(在這一幕已經不知道第幾次了)~他要上天給卡西歐一千條生命,好讓他復仇,還大叫要他用血來償還(1:00:22),隨後和伊阿古展開精采的二重唱,兩人結盟,誓死復仇,第二幕就在此熱烈的氣氛中結束了。

威爾第與博伊托

威爾第與莫札特、華格納等歌劇名家最大的差異是,他不以長大的敘述來構築音樂的織體,總是喜歡用最簡單直接的音樂手法,來表現劇情與人物的性格,甚至心理狀態,通篇充滿著熱血與赤裸裸的人性,托斯卡尼尼對此有很深入的了解,他的指揮節奏清楚,乾淨俐落,從不拖泥帶水,將總譜完整的演奏出來,可說暢快淋漓。那麼到底奧泰羅會繼續聽信伊阿古的讒言嗎?他和妻子黛絲德夢娜的誤會是否能解開?壞人的奸計真的能得逞嗎?


第三幕一開始,大提琴奏出一個悲傷的主題(1:03:04),之後又由銅管奏出(1:03:47),掀起悲劇的高潮,
傳令兵來到塞浦路斯總督奧泰羅這裡,說威尼斯要派大使來(1:04:06),因為塞浦路斯島是威尼斯公國管理的,所以奧泰羅必須聽命於威尼斯。奧泰羅應付了幾聲,又和伊阿古討論自己被卡西歐戴綠帽的事,伊阿古說要把卡西歐叫來,問他一些事,看他會不會露出馬腳,奧泰羅將其喝退(1:05:02)。妻子黛絲德夢娜上場(1:05:25),奧泰羅挽起她的手,說像是象牙雕的一樣美,但裡面隱藏著惡魔,妻子說我的手和心都是你的,然後竟又要他原諒卡西歐(1:07:01)~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奧泰羅感到頭痛,要妻子拿手帕給他,但妻子說沒在她身上,奧泰羅大概也學會和伊阿古一樣胡說八道了~說那手帕是魔女所織,掉了會有災禍(1:07:30),妻子也覺得他根本是胡說八道,是想嚇她(1:08:00),所以還是一直說要原諒卡西歐的事,奧泰羅卻一直和她要那條手帕,而且越來越兇悍(1:08:47),黛絲德夢娜被嚇得魂飛魄散,奧泰羅指控她不貞,但又不把事情說清楚,她感到極度委屈,開始不斷流淚(1:10:26),這裡氣氛確實感傷...

但奧泰羅竟殘酷的說:下地獄去吧!(1:11:31)黛絲德夢娜哀求他處事要公正,她不知自己犯了什麼罪,願意以宗教信仰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後來奧泰羅好像突然軟化了,又要黛絲德夢娜把手給她(1:13:15),他愛撫著,說可能誤會她了...正當問題有解決的可能性,聽眾也覺得有一絲希望時,奧泰羅竟說:「對不起,我還以為妳就是那奧泰羅的下賤娼婦呢!」(1:13:41)這裡管弦樂突然從很弱到很強,真的會把人嚇到~他在暴怒中把黛絲德夢娜趕走了。然後他開始自怨自艾(1:14:36),大意是說自己的榮光與勝利全成了瓦礫堆,如今擔負著殘酷的十字架。直到伊阿古來到,說卡西歐也來了,奧泰羅突然極度興奮說:「大喜啊!我要殘酷的拷問他!」(1:17:26)然後卻躲到了柱子後面...

伊阿古和卡西歐閒聊,卻壓低聲音,要卡西歐說一些和女友比安卡過去的風流韻事(1:19:13),卡西歐大聲聊得非常開心,在後面偷聽的奧泰羅以為他在說黛絲德夢娜,因而覺得受到了嘲笑與侮辱(1:19:38),然後卡西歐拿出了那條手帕,說不知是誰放在他那的,奧泰羅因為一下聽不到他們講話而著急萬分(1:20:46),伊阿古奸笑著,假意稱讚這手帕的織工細膩(1:21:18),說要向他借來看看,然後偷偷給躲在後面的奧泰羅看~奧泰羅一看大驚,這正是妻子的那條手帕,這時管弦樂每個音都用漸弱的方式演奏三拍子,還全體齊奏(1:21:36),造成受驚嚇的效果,非常有趣:


伊阿古稱讚這手帕像是蜘蛛精心織的(1:21:50),太引人注目,帶來幻想與迷妄,又用了他典型半音階下降的音型,充滿嘲諷與陰毒,卡西歐讚賞這手帕那不可思議的針織之美(1:22:05)。隨後號角聲響(1:23:03),原來是威尼斯大使來了,卡西歐連忙離開,奧泰羅則滿懷怒氣,說證據已確鑿,要處死自己的妻子,就在她犯通姦罪的床上~這真的是天大的冤枉啊,他並且宣布卡西歐已被免職,由伊阿古接任副官(1:24:27),伊阿古的奸計已得逞。

然後就是本劇的重頭戲了~群眾合唱開始高呼奧泰羅萬歲(1:25:03),隨後是大合唱威尼斯王國的大使洛德維可來到(1:25:33),他認識黛絲德夢娜,因為他們是親戚。他帶來威尼斯的國書,奧泰羅準備宣讀,沒想到這時黛絲德夢娜竟又說要他原諒卡西歐(1:27:00),真是白目到不行了,奧泰羅大怒,兇悍的要她閉嘴,群眾都被嚇到,發出驚恐聲(1:27:36),洛德維可也搖頭說:這就是英雄嗎?這就是那戰無不勝的勇士嗎?...然後奧泰羅宣布:根據國書,他要調回威尼斯了,職位由卡西歐接替,明天就出發(1:28:24),伊阿古大驚罵卡西歐是畜生(1:28:47)。然後奧泰羅大喝要黛絲德夢娜跪下,這場面由管弦樂總奏貼切的表現(1:29:38)。

黛絲德夢娜倒在地上哭泣(1:30:06),不斷訴說自己的委屈與痛苦,眾人也加入憐憫的行列,六個獨唱者與混聲四部合唱形成十重唱(1:31:46),是本劇的壓軸段落,但因過長與過難所以常被刪減,還好托斯卡尼尼完整的指揮演出,可聽到其中伊阿古其實才是佔了最重要的主導地位,他的唱段(1:32:29開始)除了歌詞外,和別人在節奏旋律方面也很不同,別人是憐憫黛絲德夢娜,他卻是要計畫殺掉卡西歐,當他的唱段與別人重疊時確實非常突出,而且具有立體感:


然後奧泰羅突然失去理智,要所有人離開他(1:35:35),伊阿古又用半音階下降嘲諷(1:35:44),說奧泰羅已經瘋了~然後奧泰羅大罵黛絲德夢娜,說要阻咒她的靈魂~到此兩人已無和好如初的可能性了,外面的群眾還在遠處讚美著奧泰羅,但伊阿古看著失去理智的他,盡情的嘲笑(1:36:40),把他踩在腳底下,幕落。


第四幕完全是以淒美開場,先是蒼涼的英國管獨奏(1:37:58),這旋律後面會用到,與豎笛在低音的搭配尤其詭異,奧泰羅黛絲德夢娜穿著白色的婚紗,躺在床上等他(1:40:07),豎笛的低音好像喪鐘聲(1:41:20),黛絲德夢娜自知大限已至,唱起了「楊柳歌」(1:42:26),起首旋律正是開頭那英國管獨奏,這是她母親的侍女芭芭拉被心愛的人拋棄後所唱的,是典型的哀歌,她以此向侍女艾米利亞,也向自己年輕短暫的人生告別(1:44:13):

啊!楊柳!楊柳!悲傷的楊柳,成為我的花環吧!

中間她聽到門的聲音,驚嚇的以為奧泰羅要進來了(1:45:53),艾米利亞一看還好只是風聲,兩人在淚水中訣別(1:47:13)。然後她進行最後的祈禱,唱著「聖母頌」(1:48:22),這是要請聖母幫那些信仰她兒子耶穌的人代禱,尤其是那些將死之人(1:49:51):

請為我們祈禱,請為我們祈禱,在任何時候,就算是我們將死之時...

周圍的蠟燭忽明忽滅,有時甚至是一片黑暗,先是低音大提琴沉鬱的音響(1:52:15),然後竟然出現的第一幕最後一場奧泰羅與黛絲德夢娜擁吻的音樂(1:54:19),那時兩人是多麼甜蜜,如今這樣更加淒然,奧泰羅進來了,確定黛絲德夢娜祈禱過了(1:55:10,這裡與第一幕結尾成為對稱),就說:阿門!然後要殺她(1:55:46)。黛絲德夢娜問他說自己犯了什麼罪,他說是通姦罪,對象就是卡西歐(1:56:04),黛絲德夢娜說我根本不愛他啊!奧泰羅不信,說證據確鑿,什麼辯解都沒用,即使黛絲德夢娜如何哀求他多給一點時間也不行,他殘忍的把她給掐死了(1:57:00)...


這時突然有人敲門,是艾米利亞(1:57:39),奧泰羅驚慌的開門,問她何事,她說發生大事了,羅德里哥被卡西歐殺死了!原來伊阿古對羅德里哥說,奧泰羅打算休掉黛絲德夢娜,若你再把卡西歐殺了,那她就是你的了~可是糊塗的羅德里哥卻反被卡西歐所殺。艾米利亞又聽到有人在呻吟,一看原來是黛絲德夢娜,她氣若游絲的唱著:我無辜的被殺...但不要問誰殺我...是我自己...然後就斷氣了(1:58:05)。艾米利亞悲痛萬分,奧泰羅說:怎麼樣?人就是我殺的!艾米利亞指控他是殺人兇手。奧泰羅:是妳老公伊阿古,說黛絲德夢娜對我不貞的。艾米利亞氣到快暈了,她說你怎麼糊塗到去相信他?然後跑出去大叫說奧泰羅殺了自己的妻子,大家聽到都跑進來了(1:59:29)...

艾米利亞問伊阿古:你真的相信黛絲德夢娜不貞嗎?伊阿古說相信,奧泰羅也拿出手帕為證(1:59:45)。艾米利亞仰天長嘆,說那手帕根本是伊阿古從我手中強奪去的,卡西歐也說臨死前的羅德里哥招認了,說一切都是伊阿古的詭計,伊阿古一聽就往外逃,被眾人抓住(2:00:15)。奧泰羅知道自己犯下大錯了,他突然拔出劍,表情兇狠,洛德維可誤以為他還要殺人,匆忙拔劍抵抗。但奧泰羅說:不用怕我,我雖拿著劍,但我大限已至了(2:00:45)...我深愛的黛絲德夢娜啊...妳美麗純潔的靈魂,昇天吧!然後他把劍刺向自己的心窩(2:03:01),他想再給愛妻一個吻,第一幕結尾那優美的半音音樂又響起了(2:04:00),那時是多麼甜美的吻,現在卻是死前的悲悽,他無論如何後悔,都為時已晚...奧泰羅倒地而死,因為誤信奸臣,一個英雄殺了自己的愛妻,也親手了結自己的生命,再光輝的榮耀,究竟敵不過忌妒的蛀蟲侵蝕,威爾第讓管弦樂異常的平靜,所有的銅管樂器雖都奏響,但只用極弱的力度,本劇就在惋惜與茫然的氣氛中結束。


文/總譜註解:夏爾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雷哈爾輕歌劇《微笑之國》的看法與故事(Das Land des Lächelns)

杜替耶“遙遠的世界”Dutilleux tout un monde lointain

柴可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的分析(Tchaikovsky symphony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