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流浪者?(Der Wanderer)

 



最近很喜歡流浪者(Der Wanderer)這個概念,最明確的,大概就是舒伯特那首同名的歌曲,歌詞中有這樣的句子:我到哪裡,都是陌生人‘’

還有最後精靈對他說的:沒有你的地方,就有幸福… 

後來在他的冬之旅第一首“晚安”中,剛開始也是“我來到時是陌生人,離開時還是陌生人”…

看來,流浪者幾乎就是陌生人的同義詞,因為對世人來說,流浪者就是陌生人或局外者,他們不是任何人的親友或愛人,甚至也不是同胞。雖說所謂的流浪者,是無目的漫遊,但他們總渴望找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愛人,只是都找不到。。 

在華格納的飄泊荷蘭人中,那位荷蘭人就是這樣,後來的指環,也真的出現了另一位"Der Wanderer ",而帕西法爾,也是一位Der Wanderer ,由於舒伯特與華格納對後世的影響力強大,所以這概念一定會出現在後來的許多音樂中。

難道世人本身,相對於地球,也是一位生命的流浪者嗎? 

 對流浪者來說,沒有永恆,只有暫時,如同我們在世上的生命。 

當認為一定要怎樣,或一定不要怎樣時,就是痛苦與煩惱的開端,因為這是貪求永恆與確定。

偏偏,生命就只是暫時,一直在變化中,每個人的面容與心境都是,時時在獲得,也時時在流失,永恆的擁有或失去,都只是假象。 

選擇最好的棲身之所(但不是絕對與唯一的),理解生命的本質是暫時與流浪,能讓人放下執著,也去除了許多擔心與煩惱。 每個人出生時,對世間來說都是陌生人,歷經春夏秋冬的旅程後,若不能再度把自己當世間的陌生人,又怎能瀟灑的離去?... 

所以剛開始,就說來到與離去時都是陌生人的舒伯特冬之旅,應該轉念,成為快樂且自在的冬之旅。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雷哈爾輕歌劇《微笑之國》的看法與故事(Das Land des Lächelns)

杜替耶“遙遠的世界”Dutilleux tout un monde lointain

柴可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的分析(Tchaikovsky symphony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