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湘:二十個對聖嬰耶穌的注視的簡單分析1-10首(Vingt Regards sur l'Enfant-Jésus)
最近常聽梅湘的二十個對聖嬰耶穌的注視,真是抽象艱難,總演奏時間更長達兩小時,難免讓人視為畏途。
至於我自己本來也覺得很難,後來發現一些有趣的點,就沒感覺那麼難了...
第一首"天父的凝視",可發現低音都對應到高音,兩者互相呼應,就像是天父從天上凝視,映入其眼神,而且高音部分的拖長重覆,好像天父的讚嘆。
這裡的和聲很有意思,雖然極度複雜,但在使用升F大調主和弦外,還會加上其他和弦音,特別注意的是他對小二度(半音),以及轉位音程七度與九度的應用,這是很不和諧的。
不過若考慮他喜歡的鳥鳴聲,確實有出現小二度,七度等的音程,人類未必會覺得好聽,但有種自然的神秘感,這也是梅湘的音樂常出現的氛圍。
第二首"星星的凝視",開始就出現好像流星掃過的下降音階,無論和聲與旋律,都使用了相當多的半音,七度,九度,特別是他在譜上標明"星星與十字架主題"的部分,這裡的上下纏繞,不但是半音的,也好像十字架的形狀。
這個主題隨後重複多次,並與流星的主題交替,還交纏在一起。。
第三首"交換",低音部分的三個音會一段一段的升高,用半音為單位,但高音的部分沒什麼變...直到低音大聲抗議~就結束了。
第四首"聖母的凝視",就不用想太多了,剛開始就充滿著溫柔的慈愛,後面也是,除了寶石一樣的美麗和聲外,後面的慈愛更加上了光輝,很美。
第五首"聖子對聖子的凝視",這曲題實在滿玄的...但明顯是用了升F大調,也是以低音去對應高音,好像映出眼神那樣,與第一首天父的凝視相似,只是這次沒完整對應,有些音程差。
而這首與第一首的相似,似乎也暗示我們,聖父與聖子是一體的?
第六首"因為祂所有得以成就",這算是第一首有動感的曲子,可當作讚歌吧。剛開始的低音像是鼓聲,後來的一個"集中和弦的主題",充滿了許多二度與七度的和聲堆疊,像是原始部落的狂熱頌讚。
後來此主題會倒反成上升,又與鼓聲合在一起,真是刺激過癮,後來還有賦格曲喔~最後簡直到了狂亂之境,精彩。
第七首"十字架的凝視",可想像一定會用十字架的主題,但剛開始只是其變奏,動勢還往下,好像感到十字架的沉重,到最後才出現十字架的主題,就結束了。
第八首"高空的凝視",基本上就是一堆鳥叫,所謂的高空,應該就是鳥的視角,這首很短且可愛。
第九首"時間的凝視",也是短曲,運用了第一樂章開始的和聲,時間就是天父本身。中間重複多次,帶有喜悅的主題,在下一樂章也會出現。
第十首"喜悅聖靈的凝視",剛開始就暗示升F大調,但基本上是一片混沌,直到上個樂章喜悅的主題出現,才明朗的多,但此時是A大調。此主題反覆了多次,好不容易站穩升F大調,卻被打散,大概是喜悅過頭了~此主題後來會倒反,出現在後面同樣表示喜悅的樂章中。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