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善惡的彼岸,一個未來哲學的序曲


之前看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就想看這本之後的大作,算是他哲學比較有系統的論述。

我的看法,這根本就該是禁書,不得販售才對 😄

尼采在前面,幾乎否定了其他哲學家,諷刺那些自認完善的系統是可笑的,他也否定了所謂真善美。真假(只是畫布上較深與較淺的顏色),美醜(不必遮掩),善惡(沒有回報),世界本為虛假,唯一會發生的,就是利己主義,好聽點說就是所謂的權力意志。

所以強者本就會吞併他人,為此戰鬥而死,也比退讓孤獨來的好,反正世界是虛假的,有差嗎?...在查拉圖斯特拉的後半,他提出葡萄理論,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割韮菜理論,成熟之物被割而死,應該感到喜悅,就像爛熟的葡萄,該做的是盡量吸收養分,讓自己更熟...割人與被割,都是喜悅。

尼采藉此否定了生命之苦與空虛,反而是歡愉的,應盡情享受諸多韮菜,音樂也要是來享樂的,書中特別提到,華格納的紐倫堡名歌手是不行的作品,因為那是“遲暮的”,在反映過去偉大與信念,而沒有“跳舞歡愉的節奏”😄

不得不說,後來希特勒信仰他而推行強權主義,也是其來有自,所以,這是不是應該當禁書?別看這些古人一臉古樣,他們的思想可是相當瘋狂可怕的!現代也還有許多信仰者,依然有極大影響力。

但說尼采是厭女者是不對的,他剛開始就把真理比喻為女人,說以前的哲學家都笨手笨腳的想接近真理,好像接近女人一樣...

當然,這不無道理,但我很難認同這本書,尼采也說過,“犯錯是強者的特權”,所以他就算有錯,也沒要你一定認同他,這真是讓人絕倒的歪理啊。。

還是聽紐倫堡名歌手吧!我相信他聽了也不只一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雷哈爾輕歌劇《微笑之國》的看法與故事(Das Land des Lächelns)

杜替耶“遙遠的世界”Dutilleux tout un monde lointain

柴可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的分析(Tchaikovsky symphony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