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蕭斯塔科維契:降E大調第九號交響曲的故事(Shostakovich symphony 9 analysis)

圖片
我的樂譜(Zen-on) 蕭斯塔科維契第九號交響曲,是為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對德國戰勝而寫,本來構想是 一首宏大的,帶有獨唱與合唱的交響曲,如同貝多芬的第九,當時的政府對此也樂觀其成, 他在戰勝前的1944年就動筆,1945年初完成第一樂章的部分。 但樂曲的創作中斷,直到確定戰勝的7月26日才又開始,8月30日就完成,結果是一首完全與構想不同的作品,既沒有獨唱也沒有合唱,更沒有宏大規模,反而演奏時間只要二十幾分鐘,是他的純器樂交響曲中最短的,原先完成的部分也被棄置。此舉觸怒了蘇聯領導人史達林,認為他在開玩笑,慶祝偉大的戰勝,竟然寫這種東西?在11月3日由大指揮家穆拉汶斯基進行首演後,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整肅,甚至被禁演( 穆拉汶斯基沒留下此曲錄音) ,蕭斯塔科維契也停止自己的交響曲創作,直到1953年史達林去世,他才正式寫作第十號交響曲,第九號交響曲也於1955年解禁。 很悲慘的故事,不是嗎?後來許多評論,也一面倒的認為第九號交響曲,就只是個輕鬆愉快的作品,甚至老蕭本人也有發表類似的觀點,導致此曲長期以來,被畫上了刻板的印象,喜歡宏偉大交響曲的聽眾,對此曲也多有偏見。原因是不管貝多芬,還是舒伯特,布魯克納,馬勒的第九,都是生涯壓軸的鉅作,但老蕭的第九是怎麼回事? 其實,百聞不如一聽,記得我第一次聆聽時,覺得開頭的主題真的很像是海頓或莫札特,當然是輕鬆有趣,但不是莫札特式的輕鬆,而是像他早期歌劇,大膽又充滿諷刺意味的”鼻子”那樣的輕鬆,有聽過”鼻子”的人就知道,這根本是一種黑色幽默,骨子裡是可怕的,如同劇情的荒誕,與器官支解的恐懼。後來樂團總奏的部分,因為樂器編制較小,沒有那麼厚重或喧鬧,但就像一個精密的機械在運作,給我的感覺只是更可怕而已… 如此的曲子不好分析,但我還是要指出幾個明顯的特徵,樂團編制是傳統的二管制,外加法國號四支,兩支小號,三支長號,一把低音號,與貝多芬交響曲差不多,打擊樂是規定要三人,不過樂器都是常見的定音鼓,大鼓,小鼓,銅鈸,三角鐵,鈴鼓等。 範例是由名指揮家巴爾夏指揮WDR Symphony Orchestra Cologne的演出。 第一樂章 :快板,滿活潑的。但剛開始很難辨別是小調還是大調,尤其當降g音出現(0:14),好像是降e小調,像是要滑倒一樣,但很快就回到G音(0:15),恢復大調,相當樂觀的感覺,此段算是第一主

史特拉汶斯基:舞劇《春之祭》的首演爭議與音樂(Stravinsky Le Sacre du Printemps analysis)

圖片
1913年演出的海報,滿有暴風雨前的寧靜感 舞劇”春之祭”,音樂由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1882-1971)所作,副題為:分為兩部分的異教俄羅斯圖畫。構想很有可能來自於他本人,1910年他曾表示: 「我在想像中看見了一場盛大的異教祭祀儀式的景象:古老的智者圍成一圈,觀看一個年輕女孩死亡時的舞蹈,他們將女孩獻祭,以祈求春天之神為他們帶來吉祥。 」 在 ”春之祭”由 俄羅斯芭蕾舞團首演以前,看似反對華格納的他,也去了拜魯特看樂劇”帕西法爾”的演出,並與德布西一起四手聯彈已完成的第一部分。1913年5月29日在巴黎香榭麗舍劇院首演,當時造成爭議,歷史上常以”暴動”稱之。 但兩天後的再演出,與兩個月後的倫敦首演都平安無事,現在有些人,甚至認為兩個禮拜前首演的德布西舞劇”遊戲”(Jeux) ,對後人的影響更大,這兩齣都是由舞蹈家尼金斯基編舞,花了極多時間排練。 首演以前的最後排練很順利,沒想到一開演,低音管使勁往上的吹奏,聽說讓在座的作曲家聖桑憤而離席(註:史特拉汶斯基本人否認此事),然後有許多嘲笑聲,造成 贊成與反對的人對罵,甚至互毆,導致台上舞者無法聽到音樂,尼金斯基還必須數拍子給他們,才能繼續演下去。 不過到第二部分,一切都正常不少,舞劇也演完了,舞團,樂團與指揮蒙都(Pierre Monteux),以及史特拉汶斯基本人都謝幕了,而隔年(1914)以音樂會的形式演出,更是大成功,所以有人把首演造成騷亂的原因歸咎於舞者服裝過於奇怪,還有舞者重踏地板,觀眾怕舞台塌陷所造成的恐慌…並非音樂本身的問題。 首演時的少女舞者服裝 個人也是這麼以為,我現場聽過純粹音樂會的”春之祭”至少也有五次了,每次都覺得很興奮,甚至好玩,一點都沒有想”造反”,比起1905年首演的史特勞斯” 莎樂美 ”(Salome),實在可愛太多了!(我現場看莎樂美是目瞪口呆,也 覺得有反感) 初看"春之祭"的總譜,我最驚訝的是,怎麼拍子變換那麼頻繁?不會造成演出者困擾嗎?雖然變換拍子是他讓曲子發展的重要方式,但也未免太過了? 後來才知道,常常修改自己作品的史特拉汶斯基,也會嫌那些變拍子很麻煩,而寫出變拍子較少的版本,只是未能出版,大概只有自己指揮時會使用吧! 樂團編制極大,達到了五管編制,不但要長笛三支,還要加短笛一支,中音長笛一支。雙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故事

圖片
我也很喜歡的兩台鋼琴改編版 從以前,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就是我最愛的協奏曲,現場聽的次數更是多,印象最深刻的是2020年2月的國際大師鋼琴大賽,在國家音樂廳連聽了兩次這首曲子,非常過癮,當時正在疫情大爆發的前夕,後來就久沒進音樂廳,更讓我印象深刻。 2020年2月17日於國家音樂廳 這曲子在1875年完成時,本來要交給當代著名鋼琴家&作曲家尼可萊‧魯賓斯坦(Nikolai Grigoryevich Rubinstein)首演的,但遭其強烈批評,只好交由德國著名鋼琴家畢羅(Hans von Bülow),由他在美國波士頓進行首演,獲得成功,魯賓斯坦撤回他的批評,柴可夫斯基也更改作品,現行的版本若與原版比較起來,在剛開始就有差異~那非常堂皇的序奏,本來是配上鋼琴夢幻的琶音伴奏,現行版卻是相當強力的和弦敲擊。 這個樂章開頭就很吸引人,其壯闊優美猶如閃耀華麗的光芒,但又帶有些俄羅斯的憂鬱,讓人印象深刻。請聽著名俄國鋼琴家的普雷特涅夫的演奏,雖然那開頭法國號的向下音型,有如被管弦樂總奏鞭打了兩次, 才從降B小調轉到關係大調降D大調(0:11),音階也轉為上升,才開始了曲子。 緊接的 序奏 是全曲最讓人激賞的部分,聽過一次大概就很難忘記,但後來似乎就消失,都不再出現了?這是音樂史上的一個謎。我原先也相信這流傳已久的說法,而隨著多聽,發現這根本經不起考驗,聽聽這段旋律,隨著大幅度攀升有如波浪的鋼琴,一開始還是下降音階(0:15),隨後則出現一個動機(0:18),它的樣子是(方框部分): 基本上是從高處掉落下來,然後從導音,升半音回到主音,可稱為 三音動機 。此動機在整個序奏以及後半頻繁出現,像是(0:46),以及結尾的(0:50)。隨著鋼琴強調此下降音階,做出各種華麗裝飾後,這旋律又再度開始(2:23),這次第一,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相隔三個八度一起奏出,更顯華貴,鋼琴也有如飛升般翱翔,當然 三音動機 還是存在,也以此做結尾(2:58),還是可一直聽到(3:02)。 沉靜下來,雖然鋼琴裡面還是有好幾個三音動機,而把序奏主題打散式的斷續節奏可稱為 第一主題 (4:12),又回到剛開始的降B小調,將斷續的旋律整合起來,成為更流暢的音樂(5:30),此時三音動機出現(5:42),似想轉到大調,中止前面的小調,試了幾次才成功,此動機已可稱為 第二主題

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的故事(Brahms Symphony No. 4 analysis)

圖片
若說什麼音樂,最能給我夕陽西下,形單影隻的感觸,大概就是這首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了。 這不僅是布拉姆斯寫曲時可能的感懷,還見證了浪漫主義即將到極限開始沒落,此時已十九世紀末,離第一次世界大戰,與調性音樂的崩解不遠了...而這種夕陽的感覺,也帶來一種人性的溫暖。 曲子1885年首演時雖獲得成功,但覺得詭異的人也不少,一方面所用的e小調在當年是屬於陰暗怪異調性,拿來做交響曲的主調有些奇怪,在第二樂章使用了古老的調會調式,最後樂章也是巴洛克 的帕薩卡利亞舞曲,不但懷舊而且復古,也被認為是內容空洞,一句有名的評論:"這是個空包廂的回音",讓我印象深刻,本來以為只是無的放矢的惡評,但聽久了以後,還真的覺得這評論有點意義,不過不是整句,而是最後那兩個字: 回音 。 為什麼呢?我以為整首曲子常充滿著回音效果,就拿 第一樂章 開頭的 第一主題 來說,小提琴奏出下降三度後,長笛,豎笛&低音管,也像應和或回音那般,奏出一樣的下降三度,其節奏都是一長一短,有如在嘆息: 接下來的幾個小節也是一樣,都是應和或回音,只是節奏不同,也造成節奏複雜化或交錯的結果,算是布拉姆斯的重要特色。而這些應和或回音,是代表什麼呢?難道是喚起舊日的回憶? 見以上影片,是拉圖與柏林愛樂的名演。 第二樂章 開始(13:26),竟然還是一個應和或回音效果,先是法國號吹出弗里幾亞調式音樂,低音管,長笛,雙簧管再依次應和,如在山谷吹號的感覺: 當然,這種模仿主題的方式在巴洛克時代常見,賦格或卡農就是這樣,這又是一個布拉姆斯喜歡古代曲式的證據了,只是如上所說~他的節奏更加複雜,所用和聲也更豐滿。 那應和或回音效果只有這樣嗎?當然不只。在 第一樂章 第一主題由第二小提琴重覆時(0:43),換成大提琴&低音提琴以相距五度音回應,還加上了中提琴,豎笛,低音管等如樹葉飄落的情景,更加動人,而突然轉到屬調b小調,用的是讓人錯愕的直接方式(0:36),好像打了個寒顫,好不容易拉回原調,b小調卻又陰魂不散! 也可聽的出來,這裡是一個樂句,與下一個結構類似的樂句之互相回應,注意這三個音 (1:26) ~會是很重要的動機: 小提琴奮力想衝破(1:28),到了主調e小調的關係調G大調,又很快被打斷(1:43),這下完全是b小調的天下了~大提琴奏出此調的旋律 (常被稱為 第二主題 )

德弗札克《聖母悼歌》的故事(Dvořák Stabat Mater analysis)

圖片
德弗札克的”聖母悼歌”(Stabat Mater)完成於1877年,是捷克第一首宗教音樂鉅作,於1880年首演於布拉格,又於英國演出,非常受歡迎,算是他走出捷克,第一部被國際認同的作品,他的知名度也因此打開。 但時至今日,”聖母悼歌”已很少演奏了,一方面是規模龐大,約要八十分鐘以上,主要是聖母看到自己兒子被釘十字架上而死,所表達的悲哀,難免讓現代人覺得沉重,就敬而遠之了…歌詞來自十三世紀的天主教讚美詩,許多作曲家都曾為之譜曲,有名的像是裴高雷西,羅西尼,德弗札克,以及我最喜歡的威爾第(他這部作品是一生最後完成的)。 但要注意的是~悲哀歸悲哀,若明瞭耶穌之死是為了為人們贖罪,而祂自己也在第三日復活了,所以這災難,其實是為了更美好的祝福,就不需要那麼悲傷了... 這首曲子的發想,常被認為是 德弗札克 哀悼夭折的女兒,他自稱是寫給一位年少時的朋友做為紀念品,只是在作品完成前另外兩個小孩也夭折(真是禍不單行),也影響了最後的完稿,加入了更動人的哀思,以及進入天國的盼望。   以上是Belohlavek指揮捷克愛樂的版本, 雖然大多是哀悼的經文,但有其過程,也有某些戲劇性,在印象中,德弗札克的音樂是比較保守的,這首曲子卻有些奇怪,主調是b小調, 第一樂章 卻以屬音 升F音 開始,樂團一個一個演奏,從低到高,或許表達聖母仰頭,看到兒子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驚愕,但如此布局是有深意的~ 升F音 是關係大調D大調的第三級音,暗示會以此調光明來結束,這調性與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快樂頌,巴哈B小調彌撒曲最後樂章也是相同的。 但現在還沒有~反而是墜落式的半音下降(0:33),有如悲傷潰堤,還出現恐怖的減七和弦(2:23),下降音階被撐住了,好像她努力堅強起來 (3:05), 先由男高音聲部領唱:” 悲傷的聖母站在十字架旁流淚 ” (3:52),其他聲部再一一加入,那些上上下下的音階猶如淚水流淌(淚水動機),在" lacrimosa"(7:26, 流淚 )再度出現減七和弦-對莫札特安魂曲知曉的朋友應該能領會這個詞的意義,此時的合唱非常悲劇,也像在勉力支撐… 隨後男高音雖唱著悲傷的歌詞(9:00),氣氛卻明亮了些,半音下降也有上升音階與其對抗,雖心疼耶穌基督的母親要受這樣的椎心之苦,但合唱進來重複最前面(14:42),經過一番對抗,最後真的以B大調結束了(18

佛瑞:夜曲第六號&前奏曲op.103(Fauré nocture no.6&prelude)

圖片
  佛瑞夜曲樂譜的封面 佛瑞(Gabriel Fauré,1845-1924)是法國作曲家,生於南方,接近庇里牛斯山麓的帕米耶市,父親是小學老師,並非是音樂世家,但佛瑞很早就展現音樂天分,十歲就去了巴黎的尼德麥耶音樂院就讀,這是一間以培養教會音樂人才為主的學校,與著名的巴黎音樂院不同。佛瑞在那遇見了聖桑,這位前輩教了他許多新音樂的作法,尤其是與聖桑熟識的李斯特與華格納,後來他擔任教會的管風琴師,並在沙龍裡彈琴發表作品,因為很受歡迎,曾被稱為是「沙龍中的花蝴蝶」。 他在音樂界的地位日趨重要,1892年擔任巴黎音樂院的作曲教授,1905年在著名的"拉威爾事件"後,被任命為巴黎音樂院的院長,這對於非巴黎音樂院出身的他來說是很不容易的,足見其聲望。當時拉威爾屢次申請羅馬大獎,卻都被明顯阻擾無法獲獎,此事後來成為醜聞,導致院長杜布瓦下台。佛瑞上任後厲行改革,推翻保守風氣,被稱為「暴君」,而拉威爾正是佛瑞的學生,也受他很大影響。但此時他已患上耳疾(不是聽不到的那種,而是音準聽不出來@@),在此情況下仍奮力作曲,最後以七十九歲逝世,當代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德布西,拉威爾,艾爾加都很尊敬他。 佛瑞很少有大型作品( 安魂曲是個例外 ),多半都是鋼琴曲&藝術歌曲與室內樂,如同香水一樣散發芳香,相當特別,可能是作曲家中最具時尚意味的,也是法式音樂的極致。他雖與貝多芬一樣都有耳疾,但沒像貝多芬寫遺書,也沒在作品裡努力對抗命運,更沒有巨人般驚天動地的腳步聲,但貝多芬也寫不出佛瑞那樣的輕鬆寫意,與纖細慵懶的時尚感,對佛瑞來說,遇到殘酷命運或許只是聳聳肩,然後繼續過日子吧,這樣不也滿開心的?... 他的鋼琴曲主要有13首夜曲,13首船歌,9首前奏曲,4首圓舞曲等等,一聽就與蕭邦有很深的關係,佛瑞當然很崇拜蕭邦,但他的曲子本質與蕭邦有很大不同,尤其沒有那種憂鬱澎湃的感覺。個人最喜歡的是他的第四與第六號夜曲,可說是他的代表作,寫於最全盛的中年時期,這些曲子都不好演奏,有一個原因是轉折轉調太多,中間很容易迷路,其調式風格異於調性音樂,涵蓋音域範圍也廣,連大鋼琴家霍洛維茲都不太敢公開彈奏他的作品。 所謂的「夜曲」,並非是一定在夜晚演奏的曲子,只是風格優美浪漫,速度也比較慢,常見的方式為高音部如夢似幻的旋律,佐以分散和絃式繁複的伴奏,曲式多半是 ABA ,不過到了18

拉赫曼尼諾夫: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的故事(Rachmaninoff: Piano Sonata No.2, Op.36 analysis.)

圖片
  第一版樂譜封面(UNIVERSITY) 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奏鳴曲,算是他主要作品之一,題獻給從小認識的好友,1913年約四十歲左右完成,在當年首演時並不成功,還被譏為”給犀牛演奏的作品”(1909年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則被譏為給大象演奏的作品),足證演奏的費力,與音符的繁多。 晚年的1931年,他大幅度修改曲子,尤其把第二與第三樂章一些複雜的樂段刪除,使曲子的演奏時間盡量壓縮在二十分鐘之內,這樣是簡潔許多,但後人看法兩極,鋼琴家也分成兩派,各有所好,以我個人而言,我偏愛1913年原版,因為比較淋漓盡致,技巧更艱難,演奏效果也更好。 這首曲子有個很著名的現場影片,就是由鋼琴家霍洛維茲( Vladimir Horowitz) 演奏的,他是拉赫極信任的鋼琴家,由於拉赫認為此曲或許未盡完美,甚至授權讓他修改演奏他自己滿意的版本。影片剛開始他就展現了對比鮮明,動態強大的演奏,加重的低音與輕巧的跳躍交錯,手一下像是大扇子拍掉困難音階,一下又像是愛撫琴鍵,簡直是無所不能。 第一樂章結尾那些三十二分音符,他用"輕風掃落葉”般的彈過去,更不要說第二樂章中段他如何處理那些繁多聲部,與第三樂章最後歇斯底里般的狂喜,都讓人印象深刻。但是…他彈奏的並非1913年版,也非完全是1931年版,第二第三樂章都有刪減,也不照譜上的力度彈,只能當作欣賞而已,若要1913年版,我還是以匈牙利著名鋼琴家Zoltán Kocsis 的演奏為範例。 第一樂章 降b小調,激動的快板,4/4拍子。剛開始下降音階是小調,但如他作品常出現的鐘聲那樣,出現兩個"強音",一下頑強的站上大調(24:31),這兩個音相距三度音程: 當改變拍子時,左手彈出半音下降音階(24:35),呼應樂章剛開始,但這次是弱起拍,這兩個因素~擊打的鐘聲與半音下降音階,將是全曲的主要因素,其他兩個樂章也都有。而這半音下降手法,在他有名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已展示其美麗憂鬱之處了… 這裡就是 第一主題 了,在重覆後,半音下降轉為右手的高音(25:00),並轉換調性,鐘聲也不再那麼強烈,三度消融於糾纏的音階中(25:15)。。通過搖曳的低音(幾乎有種爵士樂效果),第一主題再出現(25:34),卻更加激烈,鐘聲開始連打,半音下降幅度也更寬廣(25:38),這雖是右手,但左手也有這個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