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艾爾加:謎語變奏曲的分析(Enigma Variations)

圖片
  "管弦樂原創主題變奏曲",也稱為謎語變奏曲或謎之變奏曲(作品36),是愛德華·艾爾加創作的管絃樂作品,原因是他在樂譜出版時加上了“謎語”(Enigma)的字樣。這部作品獻給「被描寫的朋友們」。 它於1898 年至1899 年間創作,並於 1899 年在倫敦首演,其成功使艾爾加聞名於世。 它與《愛的問候》、《威風堂堂》第一與第四進行曲、 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一樣,是艾爾加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為數不多的管弦樂變奏曲之一,與布拉姆斯的《海頓主題變奏曲》和拉赫曼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一樣重要 。 儘管此變奏被稱為管弦樂作品,但艾爾加本人也有寫獨奏鋼琴版本。 創作《謎語變奏曲》的靈感是在1898年10月21日, 當時艾爾加教完小提琴課回家,在晚餐後彈奏一首他偶然想到的旋律,其中一個引起他妻子卡羅琳·愛麗絲的注意,她讓他再演奏一遍。為了取悅妻子,艾爾加開始即興創作這個主題的數段變奏,想起他的朋友們並說:“這個變奏應該是他的”,並擴展為管弦樂作品,成為《謎語變奏曲》。愛麗絲說, 「這事是誰都沒做過的」。 10 月 24 日,艾爾加在寫給評論家奧古斯特·耶格(August Jäger )(他是第九變奏曲“Nimrod”的描寫對象)的一封信中提到了變奏曲,並告知他自己將耶格描繪成“Nimrod”。 11 月 1 日,艾爾加完成了至少六首變奏,並將其演奏給朵拉·佩妮(第 10 變奏“Dorabella”中描繪的朋友)。第二年,即 1899 年 1 月 5 日,他完成了鋼琴樂譜,隨後在兩周內完成了管弦樂配器。 首演於1899 年6 月 19 日在倫敦聖詹姆斯音樂廳舉行,由Hans Richter指揮,獲得了巨大成功(註:此人也首演了華格納的指環四部曲,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與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是當代超級指揮家),大大提高了艾爾加作為作曲家的聲譽。關於首演,作曲家查爾斯·休伯特·派里 (Charles Hubert Parry)說: 變奏曲確實取得了輝煌的成功,無論在哪裡,都將為祖國和自己帶來榮譽。 如上所述,艾爾加夫婦認為這項工作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努力。但事實上,類似想法的作品早已存在。例如,在試圖描繪人物個性的變奏方面,就有理查·史特勞斯的《唐吉訶德:大型管弦樂團騎士主題的奇幻變奏曲》 ,以及舒曼的「嘉年華」,而管弦樂變奏曲的例子包括德弗札克的交響變奏曲和查

馬尼亞爾歌劇"Guercœur"的故事(Albéric Magnard)

圖片
常有人說布魯克納在世時是多麼悲慘,沒人要演奏他的交響曲,演奏了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失敗,被人嘲笑忽視…等等。 但布魯克納的晚年是幸福的,他的第七號,第八號交響曲首演都是史上少有的成功,連先前慘敗的第三號交響曲在改寫後,也是大受歡迎,更別提他的”感恩頌歌”(Te Deum)獲得無數喝采,奧匈帝國皇帝還擔心他雙腿虛弱,爬公寓的樓梯困難,慷慨將皇宮的房間借給他住。 相較下,比他不幸的大有人在。有兩位法國作曲家,被稱為是”法國的布魯克納”,分別是法朗克與馬尼亞爾(Albéric Magnard,曾被譯為馬格納)。說起馬尼亞爾,真的是一位悽慘的作曲家,他生前沒大紅大紫過,作品演出的評價都是普普,四十九歲那年(1914)為了抵抗要入侵他家的德國士兵,來個同歸於盡,自己的樂譜也被燒毀,可說極為壯烈。 可憐的他似乎很少拍照,我能找到的只有一張他低著頭,站在小提琴家易沙意身旁的照片,臉很不清楚,活像個配角,哪裡是個大作曲家呢? 但布魯克納生前有一個遺憾,就是沒寫歌劇,晚年他曾經想要動筆,無奈已無體力。相較之下,馬尼亞爾就寫了三齣,第三齣”Bérénice”還曾熱熱鬧鬧上演過,雖也稱不上很成功。而第二齣"Guercœur",則是無緣上演全劇,當時歌劇院認為其場景變換,與管弦樂插曲過多加以拒絕,全劇總譜也隨馬尼亞爾的死而被燒毀,後來是靠著他的朋友作曲家Ropartz,利用已出版的鋼琴編譜,以及放在巴黎的第二幕樂譜,靠著記憶重建完成,得以在他死後十七年的1931年全劇首演。 不過也並沒造成轟動,從此後罕有演出,今年萊茵歌劇院推出了此齣歌劇,我是從林申彬兄那裡看到了此消息,並且到Arte欣賞錄影,還有英文字幕,非常驚艷,連忙下載總譜,了解一下角色配置與音樂構成。 這齣相當於遺物出土的歌劇有個副標題:一個英雄的心,於 1897 年至 1901 年間創作,我實際聽~真的很華格納!歌詞與音樂源源不絕,但管弦樂配器也很像他的老師丹第或是法朗克。第一幕就很有意思,我們剛開始就在天堂了!一般來說,都是故事循序漸進,最後才從人間到達天堂的,本劇卻由此開始,確實相當特殊,Magnard以飄飄仙樂般的弦樂顫音,搭配輕靈的合唱,貼切的塑造出天國的幻覺,但卻夾雜著Guercœur的苦惱,這樣的對比很動人。 影片連結如下: https://www.arte.tv/en/videos/119033-

理查.史特勞斯《阿爾卑斯交響曲》的故事(Strauss Eine Alpensinfonie op.64)

圖片
理查‧史特勞斯的阿爾卑斯交響曲,構想於歌劇"玫瑰騎士"(Der Rosenkavalier)完成後,但在歌劇"納克索斯島的阿莉亞德妮"(Ariadne auf Naxos)後才正式開始寫,約花了三個月,於1915年2月8日完成總譜,並於同年10月28日,由史特勞斯親自指揮德勒斯登皇家管弦樂團首演,這也是他最後一首大型管弦樂曲,雖然名為"交響曲",形式卻很自由,每個樂段也有很明確的標題,可能與他過去爬山的經驗有關,他稱此曲為"崇尚永恆與壯麗的大自然"。 樂團編制不僅是他純粹管弦樂曲中最大,也是歷史上罕見的巨構,為典型四管編制,長笛加上短笛,雙簧管加上赫克管,豎笛也分為高音豎笛與低音豎笛,低音管與倍低音管,法國號八支,小號與長號都四支,低音號兩支,兩位定音鼓奏者,大鼓,小鼓,銅鈸,三角鐵,鑼,風音機&雷音機,羊聲器,鐵琴,豎琴兩台,管風琴,鋼片琴,弦樂五部(演奏時會視需要加以分部),這是舞台上的。舞台後方還要十二支法國號,小號與長號都二支,可從樂團編入。還註明若可能的話在高潮處將長笛,雙簧管,豎笛數量都增加一倍,實在是怪物般的管弦樂團,演奏者要一百五十人以上,由於花費龐大,並不會經常演出,但能聆聽現場,感受巨大的音樂洪流與完整結構,是非常難得的體驗。 範例是海汀克指揮維也納愛樂的現場,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剛開始標題是" 夜晚 ",以很弱的力度,豎笛,低音豎笛,五部各分兩部,變成十部加弱音器弦樂奏出下行的降b小調音階,兩支法國號在主音降b,四支長號與低音號則奏出" 山的動機 "(0:50),此時輪廓還很模糊,然後是低音提琴的滾動與翻攪(1:33)...低音管也加入,逐漸擴展到其他樂器,到短笛與鐵琴都演奏" 山的動機 "(2:58),輪廓終於明顯,其他的管樂也像呼應般吹奏,小號更吹出遠系調,非常明亮的C大調(3:43),但降b小調的關係大調主音降D還是在,於是退而求其次~由此音等音變換為升C,做為第三級音,管弦樂總奏出不可思議的A大調,做為" 日光 動機 "(3:46),下降音是來自剛開始的" 夜晚 ",但此時已幻化為日出,四支小號的演奏相當輝煌。 另外注意弦樂的半音下降(4:25)~

布魯赫:神劇《摩西》的故事(Bruch Moses)

圖片
布魯赫第一號 小提琴協奏曲幾乎包含所有成功的元素,也讓他年輕時就獲得成功。時序到約三十年後的1895年,他當時已近六十歲,對聖經中”摩西”的題材感到興趣,認為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是歷史上最受民眾愛戴的領導人之一,其故事也充滿傳奇性,摩西是「一神教真正的、偉大的代表和保護者」,他的偉大之處在於實現了耶和華與以色列人民立約的旨意。 神劇《摩西》在作曲家與劇作家頻繁的討論,小心創作後,由作曲家本人的指揮,於1895年完成首演,但在幾場演出之後,就像他許多作品一樣,也逃不了被遺忘的命運。直到快一百年後的1988年,才被挖掘出來,並於英國首演,之後這部神劇開始復興,並在美國和德國演出。 布魯赫算是一個大部分作品被遺忘的作曲家,他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雖有名,但他還寫了第二號與第三號!卻很少人願意演出,他哀嘆自己是不是只要有第一號就行了呢?...他的合唱作品甚多,也幾乎慘遭遺忘,我以為是很可惜的事。布魯赫雖然音樂語法偏保守,跟不上十九世紀末期晚期浪漫派的新潮,但他取法孟德爾頌與布拉姆斯,不時在保守的表面下,有很創新的想法,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有很自由的曲式,《摩西》則是將巴洛克清唱劇形式與現代管弦樂法結合,也是我感興趣之處。 《摩西》的情節算是接著韓德爾1739年的神劇《埃及的以色列人》,故事從西奈山的事件一直到摩西的死亡,劇本由聖經《舊約》的段落改編而成,並引用《詩篇》,描繪了摩西一生的四段情節:  第一部分: 《在西奈》 ,摩西成為以色列人民的領導者。他被天使(女高音)召喚到西奈山接受耶和華的十誡,而他的兄弟亞倫將成為人民的守護者。摩西(男低音)和亞倫(男高音)唱著《詩篇》的讚美之歌與民眾(合唱團)交替出現。 《金牛犢》 的情節主要轉向悲劇性衝突,即以色列人因為摩西久久未歸,而背叛耶和華。三個激動的合唱場景描述了人們的不安和懷疑,粗暴地要求亞倫創造一頭金牛犢作為偶像,民眾圍著金牛犢歡欣鼓舞,最後是上帝的憤怒,讓摩西歸來,以管束那些人民。 第二部分: 《迦南回來的探子》 摩西派出的探子,尋找”應許之地”,他們認為應該就是迦南這個地方,但摩西很清醒:因為他們對神並非全然信從,所以不配進入應許之地,接下來是與亞瑪力人的戰鬥。 《應許之地》 天使向摩西宣告他的末日即將來臨,他賦予約書亞領導權,並祝福人民,合唱哀悼摩西的死亡。 管弦樂為雙管制,加上四支法國號,

布魯赫: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的故事(Bruch Violin Concerto No.1)

圖片
布魯赫名言:小提琴比鋼琴更好唱出旋律,旋律是音樂的靈魂。 布魯赫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獻給小提琴家姚阿幸,後者也提供相當多的意見,曲子受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很大影響,都由小調開始,大調結束,中間也不中斷,1868年首演後,就成為有名的曲目,姚阿幸經常拿去巡迴演出。但值得注意的是,這首曲子本來只是首"幻想曲",卻改成小提琴協奏曲,編制為雙管制,四支法國號,兩支小號,定音鼓與五部弦樂,算是很傳統的。 欣賞由著名小提琴家Hilary Hahn,與hr-Sinfonieorchester 的演出。 第一樂章 為g小調,定音鼓也由此音開始,然後是兩支長笛+豎笛+低音管的下降音階,小提琴獨奏就進來了(0:57)~算是相當的快,再來就是雙簧管演奏下降音階,以及管弦樂總奏的下降音階 (1:50),前奏就這樣過去了。 小提琴拉出第一主題(2:04),會發現~好多雙弦和聲啊!旋律好重,特別是到高處的八度下降(2:45)...有點可怕。但管弦樂也奏出此主題後,怎麼就轉為大調,由獨奏小提琴奏出第二主題了呢(3:23)?實在有點奇怪,反正這本來是首幻想曲。這主題與第一主題的差別在:為單旋律性質,雙弦和聲的部分少,獨奏小提琴與樂團小提琴的搭配,也是精彩亮點,可聽到小提琴高音域音色的華美。 出現強烈的和聲(5:18), 發展部 開始,小提琴演奏許多精彩的大跳音程,也有蜿蜒如小溪的音樂,g小調一度轉到平行調G大調(6:22),管弦樂也激動起來,只是這樣的激烈只能在原來的小調上運行,這裡管弦樂總奏多到小提琴好像不再是主角了...而且結束時竟然是接到前奏(7:29)!但不要急,獨奏小提琴將比之前的前奏有更多表現機會(7:41),這裡就是裝飾奏的部分。 可是第一&第二主題不用再現嗎?其實是不用的,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奏鳴曲式,記住!這原來是首幻想曲 ~如此的曲式實在特別。 布魯赫在鋼琴前 第二樂章 是獨奏小提琴與樂團的親密接觸,相當動人。 剛開始小提琴就與樂團合奏 (9:16),旋律優美,隨著獨奏小提琴自然流洩,出現了一個法國號與低音管的旋律(11:32)~有沒覺得很熟悉呢?配合獨奏小提琴的華麗音階,也奏出了這個旋律(11:49),經過一樣小提琴與樂團的抒情段落,法國號與低音管&小號更盛大的演奏了這個旋律(15:00),並確立主調在降B大調,小提琴

舒伯特《冬之旅》的分析(Schubert Winterreise analysis)

圖片
舒伯特的連篇歌曲”冬之旅”,完成於1827年,也是他去世的前一年,充滿沉重絕望的氣氛,當時舒伯特的身體已很不好,可能自知不久人世。詩作來自於同時代的詩人繆勒(Johann Ludwig Wilhelm Müller,1794-1827),舒伯特之前也有將他的詩集”美麗的磨坊少女”寫成連篇歌曲。奇怪的是,兩人生活的年代幾乎重疊,卻沒有見過面,繆勒身兼詩人,學者,出版商,宮廷顧問,應該是相當忙碌。 當舒伯特將全部二十四首歌曲前十二首完成時,請他的朋友來聽,卻沒得到好評,友人大多驚訝於其內容黑暗悲觀,只有”菩提樹”讓人寬心。舒伯特倒是很有自信,認為他們最終會喜歡這些歌曲的。只可惜,在全部歌曲都出版時,舒伯特已經去世。 這套歌曲後來逐漸為世人接受,被視為德奧藝術歌曲的經典之作,至今傳唱不輟,其中的”菩提樹”很受歡迎,也常被單獨演出。但問題來了~如果不是只聽冬之旅的一兩首曲子,而是聽全套二十四首曲子呢?這麼沉重的氣氛,絕望而找不到出口,聽的完嗎? 對過去的我來說,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從未能一次認真聽完過,但近日去爬山時,竟然毫不費力的一次聽完了,還意猶未盡,要不是該下山了,我聽第二遍也沒問題! 不知道是不是與主角一樣,都在”行走”的原因,其實在山上運動,也滿像在”流浪”的,這裡走走那裡走走,加上看到沿途景物,突然覺得”冬之旅”裡面的一切,都是如此貼切到位。那長久以來都被視為是連篇歌曲的”冬之旅”,真的有個故事情節嗎?還是僅只感情抒發? 以上是著名男中音 Matthias Goerne的演唱,鋼琴則是目前當紅指揮家Christoph Eschenbach。 先看第一首曲子” 晚安 ”,流浪者告別了愛人,獨自踏上旅程,心愛的女孩要嫁給有錢人了,他認輸離開,在夜晚中,走上冰天雪地,也是旅程的開始,以下是舒伯特第一頁的手稿: 至於為何是雪地呢?雪有兩種功能,一種是寒冷,一種是覆蓋。他剛離開時雖放棄愛情,但心還是火熱的,冷酷的雪卻有可能將之澆熄,所以他已沒有未來。而雪也將他過往與愛人的甜蜜回憶覆蓋,也就沒有過去。既無過去也無未來,流浪者只能在現在,無意義的如同遊魂飄盪。 這是首d小調的曲子,還是要提醒,幾年前首演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開頭也是此一調性,但"冬之旅"顯然不可能像貝九一樣輝煌結束,其意涵值得玩味。而開頭的音樂聽似平靜,卻有一個和聲的衝突

理查史特勞斯《變形》&交響詩《狄爾開玩笑》分析(Strauss Metamorphosen analysis)

圖片
理查.史特勞斯的" 變形 "( metamorphosen ) ,是為二十三件弦樂器而寫,編制是小提琴十支,中提琴五支,大提琴五支,低音提琴三支,這是爭議很多的作品,主要原因是"變形"這兩個字,可以泛指很多意義。有人說是音樂的變形,或是心理的變形,德語「Metamorphosen」一詞在音樂中有「主題與樂句的自由發展」之意,而對我來說,這首曲子就是一種深沉的哀悼。 在1945年4月完成《變形》幾天後,史特勞斯在日記中寫道: 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時期已經結束,最偉大的罪犯統治下的十二年獸性、無知和反文化,德國兩千年的進化在此間迎來了滅亡。 由於希特勒於4月30日自殺身亡,納粹的統治也將近結束,其為1933年上台,到目前剛好十二年,所以他這段話,指的應該是納粹政權,當然不是哀悼納粹政權的瓦解,而是德國文化的毀滅,特別是他的家鄉慕尼黑,遭到盟軍轟炸,造成極嚴重的破壞, 與他有深厚淵源的慕尼黑劇院被毀, 令他感慨萬千。 他雖沒說寫作 "變形"是為了哀悼此事,但對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第二樂章送葬進行曲的引用(這兩首曲子主調都是c小調),樂譜上也有寫上" 紀念!(In memoriam) ",音樂本身更充滿哀思。 曲中有好幾個主題,隨著音樂的進行不斷作變化,重覆出現,形成聲部細密的交織,有人稱這首曲子為史特勞斯的"賦格藝術",算是他發揮畢生所學,腦力到達極限的壓軸之作,二十三把弦樂器,有如二十三位演員,在台上演出世間的無常,在多變與不變之間,緩緩走向終末, 以下 是由大指揮家Blomstedt指揮Staatskapelle Dresden的演出。 曲子開始就 充滿一種廢墟感,大致可分成三段, 第一段 剛開始下行的低音提琴,與轉為上行的大提琴(0:12),像是什麼東西崩塌了,揚起煙塵,此形態與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第二樂章剛開始很類似,此曲在當時就是德國戰敗的象徵,不過這裡上行的大提琴只有一把,煙塵還很小就是了…當類似 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第二樂章,送葬進行曲主題 的下降音階出現時(0:41),確立了c小調,特別強調了其導音~也就是b音(1:14),這是由中提琴獨奏,後來轉調,也特 別強調導音(1:25)。不過動態基本上就是下行+上行的結合,並且讓音域越來越高,當然硝煙也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