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貝爾格的歌劇:露露 (Berg:Lulu)


劇情看似敗德與荒唐,音樂也是無調性,亂吼亂叫似的,記得我第一次聽,沒十分鐘就換片了,真是有夠難聽。想起貝爾格當年希望福特萬格勒能演奏,但福老說:你這東西在納粹執政下是不可能的!

😄
但沒想到有一天,我也會喜歡上...尤其是第一幕第三場,當被問到:"妳是誰?"時,露露回答:"一頭野獸‘’ein Tier,那神祕曖昧,又充滿誘惑的音響。。
我霎那間也似乎了解整齣劇的意境,包括序幕,為什麼要讓馴獸師出來先介紹露露,因為她就是頭野獸,淫亂,殺人,肆無忌憚。最近特別喜歡崔斯坦和弦,這是調性崩解的前兆,當真的崩解了,秩序與道德似乎也失去了...
無調的十二音音樂,不能算是真正的雜亂無章,但走法與傳統音樂大不相同,像是剛開始出現了連續小三度下降,就很有規律,但這是讓每個音都平等的規律,沒有了主音,屬音,導音等,像無政府主義一樣,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的慾望找到出口,也付出代價。
音符更擺脫了法則的限制,可以根據劇中人物的情感與歌詞,隨意的變換。但我並不覺得"敗德",創作者貝爾格也絕對不是敗德之人,因為人本來也是動物,只是被禮教馴化了,而誰知道,我們心裡,有沒潛伏著一條真實的野獸呢?...
或許"露露",只是將之釋放出來,讓人欣賞,就像只是在心裡潛伏一樣,根本不會對社會或他人造成什麼影響,當然也沒有敗德可言,反而是無比真實的,就像面對著真實的自己,不再掩飾,我也開始對無調音樂,慢慢理解了,至少不再視為洪水猛獸 😄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雷哈爾輕歌劇《微笑之國》的看法與故事(Das Land des Lächelns)

艾爾加:謎語變奏曲的分析(Enigma Variations)

柴可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的分析(Tchaikovsky symphony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