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賦格曲
從聽古典音樂以來,就知道有各種曲式,最常用的大概是奏鳴曲式了,但我最喜歡的,是賦格曲式。
不知道為什麼,每次聽到賦格第一個聲部開始時,就覺得很興奮,沒有其他曲式能讓我這樣。這是作曲家展現其多聲部對位法技巧的時刻,各聲部開始互相模仿,對抗,回擊,交錯,最後融合,在合唱曲中,賦格更常常是壓軸。
1. 巴哈B小調彌撒曲開場合唱”垂憐經”:充滿半音的主題(如圖),只有一句歌詞”上主,請垂憐”(Kyrie eleison),卻可以唱10分鐘以上!是他合唱賦格最長的。
2. BWV552,降E大調前奏曲與賦格曲,此首賦格有三個主題,堪稱巴哈管風琴賦格曲之王者。
3. 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BWV1005第二樂章賦格,簡單如”倫敦大橋垮下來”的主題,卻發展成巨大無比的小提琴賦格。
4. 韓德爾神劇”彌賽亞”的終曲阿們賦格:這齣偉大神劇的完美終止式。
5. 海頓神劇”創世紀”第二部分的終曲"偉大的功業完成了":讚美神創世成功,二重主題賦格合唱的典範之作。
6. 莫札特c小調彌撒曲” 和聖神Cum Sancto Spiritu”:超長且變化多端,簡直不可思議。。
7. 莫札特第四十一號交響曲第四樂章:大概是歷史上唯一的五主題賦格吧?
8.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最後樂章的二重賦格合唱:把第一主題的快樂頌與第二主題結合,最為感動的時刻。
9. 貝多芬莊嚴彌撒曲的信經終曲”盼望來世的生命”:也是二重賦格,充滿來世或彼岸的靈氣美感。
10.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OP.110的最後樂章:大概是賦格中最激勵人心的吧。
11. 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第六樂章終曲:也是二重賦格,浪漫派讚美歌之極致。
12. 布魯克納第五號交響曲終樂章:還是二重賦格,交響曲中劃時代的紀念性賦格。
13. 布魯克納感恩頌歌終曲”讓我不會感到困惑”:對天主的堅信不移,與現代和聲之結合。
14. 威爾第歌劇法斯塔夫終曲:史上難得一見的十聲部歌劇賦格。
15. 威爾第安魂曲:聖哉經”:這首壯麗的二重賦格簡直像是天上的天使都下凡了吧…
16. 法朗克前奏曲,聖詠,與賦格:個人以為是最富色彩性的賦格。
17.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第一樂章中段之二重賦格:史上還有比這編制更大的賦格曲嗎?
18. 理查‧史特勞斯:變形:如果把這整首曲子視為一個賦格,那這會是時間最長的。
19. 蕭士塔高維契第四號交響曲第一樂章發展部的賦格:快如電波,迅如閃電,勢不可擋。
20. 史克里亞賓第一號交響曲最後樂章的賦格:一個特殊的例子,不算很偉大的作品,但真的很妖豔可愛吧?

如果你有喜歡的賦格曲,也跟我說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