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24的文章

拉威爾鋼琴曲《夜之加斯巴》的看法與分析(Ravel Gaspard de la Nuit)

圖片
夜之加斯巴(Gaspard de la Nuit)是拉威爾1908年創作的鋼琴組曲,他曾在寫給學生的信中提到:「我正在創作炫技的鋼琴曲,比巴拉基雷夫的伊斯拉美還難演奏」。這首曲子主要困難的是在第三曲"史卡波",整首曲子變化多端,需要非常靈活且活潑的觸鍵。 該曲1909年由著名鋼琴家Ricardo Viñes完成首演,但他覺得第二樂章"絞刑台"有點無聊...本曲 是根據法國作家貝爾特隆(Aloysius Bertrand)的散文詩集而寫的,該詩集相當怪誕,有著不可思議的精靈,鬼怪與意象,拉威爾從其中選出三首, 範例是知名鋼琴家 Louis Lortie的演奏。 第一首 水妖 (Ondine),大意是在月光下,水珠潑在窗上,一位水妖拿著戒指,向男子求愛,但男子說有了心上人,水妖又生氣又忌妒,在哭泣之後狂笑,就消失了。 剛開始就是升C大調,也就是把C大調每個音都升半音,右手的三十二分音符像是水珠,卻把第七級音升B降半音( B音 ,0:08),開展了 主要主題 ,若考量到此調的異名同調為降D大調,那其手法幾乎承襲自佛瑞的第六號夜曲,也一樣有調式風格,拉威爾不愧是佛瑞的學生,不同的是把 升A音 也降半音( A音 ),成為關係調 升A小調 的導音,導致有小調效果,簡言之,開始的音階似乎混合了大小調…難怪聽來很"新穎"。 B與 A 這 兩個音中間的 升A音 出現時(0:33),看似要轉到 升A 小調 ,卻很快被 B 與 A 音一起出現干擾(0:36),調性有些混淆,但這也正是"朦朧美"的由來,隨後左手彈主要主題,右手則是 B 與 A 音高達三個八度的跳躍(0:54),進入了一個更朦朧的境界...注意很厚的十一度和弦(1:20)~但因為都在高音域,聽來並沒有鈍重,此時 升A 又出現,但奇怪的是, A音 也跟來了,這是怎麼回事? 很簡單,我個人以為是要規避 升A 小調,還 安排了相距增四度魔鬼音程的E音(1:49)加以弱化,就算 升A音 終於大模大樣的出現(2:25),但干擾的因素也一起出現,還是不行啊!當 主要主題 進行轉調(2:45),那 升A音 的世界,也就更遠了... 當曲子從升C大調,成降半音關係的C大調,再用激勵人心的上行音階,要回到主調升C時(3:55),竟又出現這些調式音階,...

雷哈爾輕歌劇《微笑之國》的看法與故事(Das Land des Lächelns)

圖片
  雷哈爾的輕歌劇《微笑之國》(Das Land des Lächelns),從自己1923年的輕歌劇《黃夾克》(Die gelbe Jacke, 1923)改編,故事發生在1912年的維也納和北京,1929年首演即大獲成功,是繼他1905年輕歌劇《風流寡婦》(Die lustige Witwe)後的又一名作,《黃夾克》其實就是皇帝穿的黃袍。。 《微笑之國》雖然是一齣輕歌劇,但絕不是單純的輕歌劇。第一幕在維也納伯爵的宅邸,進行著舞會。第二幕則是宮殿的大廳,也有加冕典禮,但三幕則在後宮,全都是大場面,還夾雜著許多合唱與芭蕾舞曲,要不是歌曲比較朗朗上口,時間也只要兩小時,我還真以為是哪齣大歌劇呢?  但朗朗上口,不代表音樂簡單,相反的,我覺得這是一部技巧之作,開頭序曲的五聲音階,也對應全劇最後的音樂:" 我總是微笑,把痛苦與悲傷藏在其中 "...男主角蘇城王子是東方人(但劇本幾處有明示就是中國),比西方人來的含蓄,他以此形象贏得伯爵女兒麗莎的心,甚至在蘇城接到急電要回國登基時,還萬里追愛,與他一起回到中國。第二幕官員們以德語直接稱呼為"萬歲爺",真是讓我會心一笑。 編制雖然只是傳統的兩管,加上四支法國號,兩支小號與三支長號,但登基典禮使用了銅鑼,氣氛莊嚴肅穆,還有薩克斯風、低音號、豎琴、鋼片琴、低音鼓、小鼓與鐘琴,雷哈爾的作曲是一點都不含糊的,他所寫的歌曲首首動聽,充滿大跳音程,九度與十度也聽的到,極盡熱情與浪漫,他愛用的七和弦,配上極妙的轉調,為歌劇音樂帶來婉美的轉折,第二幕當蘇城循往例也要娶幾位後宮佳麗時,麗莎覺得遭到背叛,蘇城想解釋但她不聽,決心要離開這位總是含笑的愛人,蘇城只好把她拘禁起來,雖然心中痛苦萬分...  而本來是麗莎崇拜者的青梅竹馬,龍騎士中尉古斯塔夫,也追來了中國,卻與蘇城的妹妹彌相愛,並幫助麗莎逃走,但被蘇城抓到,蘇城決定放了她,只因為愛她...並將她交託古斯塔夫帶回故鄉維也納,彌也只好與古斯塔夫分離,這是一個雙重悲劇,真的需要這樣殘酷嗎?...但蘇城最後和妹妹說:" 要微笑,把悲傷與痛苦藏在裡面 ",不僅呼應了前面,也讓這齣輕歌劇以悲劇告終~雖不是傳統的皆大歡喜,卻更加感人與有意義,這部首演以來就大獲成功的輕歌劇,讓人在享受之餘,也有很多沉思的空間。

聊聊霍爾斯特(Holst)的生涯與作品

圖片
  除了荀白克與蘇克,但還有一位也是1874年生,就是寫行星組曲的霍爾斯特。 他是當年英國的F4之一(是我自己稱呼的,其他三位是艾爾加,戴流士,佛漢威廉士),1920年代這四位有幸都活在這世界上,可惜到了1934年就走掉三位(好慘),霍爾斯特也於該年去世,享年59歲,F4只剩下佛漢威廉士...  霍爾斯特現在好像成為一曲作家,除了行星組曲外,其他都並不有名,從以前我就有個想法,難道這些一曲作家,就沒其他傑作嗎?  霍爾斯特也是我有興趣的對象之一,於是特意去聽他的曲子,尤其是Hickox與Davis指揮的四套管絃樂唱片,只是聽完後遺憾的發現,還真的只有行星組曲能稱上是偉大傑作...  但也不是全無佳作,他的吠陀讚歌是行星組曲的前身,反映出他對印度文化與占星學的愛好,日本組曲也滿有趣的,讓人難忘,“金鵝”是為學生演出而寫,可愛而清新,也不太需要了解歌詞,因為大多是青少年的嘻嘻笑笑,反而會對音樂的美好打折扣。另外英國作曲家常常有一種“戶外精神”,會為自己的城鎮,也會為大型活動的管樂隊作曲,他的管樂曲Hammer smith就是一例。  無論金鵝或是Hammersmith,都是他晚年作品,此時他反而喜歡較小形式,或是被樂隊委託寫作,像中年時龐大的行星組曲則不復見,他的聲望隨之下落,但可能這剛好合他的意--他生性淡泊不愛出風頭,這點與戴流士滿相近的。  不過他去世前曾想寫一部交響曲,還完成了一個詼諧曲樂章Scherzo,大概是他作品的頂峰,值得一聽。我也曾聽過他的歌劇“在野豬頭”,只有一幕約一小時,講的是在野豬頭酒店,法斯塔夫與王子的故事,改編自莎士比亞的亨利四世,但歌詞過多音樂較少,讓其遭受批評,我覺得他們與老闆娘,娃娃小姐的互動很有意思,王子私下不屑法斯塔夫,只是藉他們想拿到王位,法斯塔夫則自以為是,以為王子即位後自己也會雞犬升天,盡其可能耍白爛,兩位女士可是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這部用英語唱的歌劇,總讓我有聽音樂劇的錯覺,裡面藏著霍爾斯特的音樂奇想與處世智慧。  霍爾斯特未來有可能翻盤嗎?不知道。我個人以為以他的音樂品質,能夠這樣也不錯了,當然若新一輩的指揮家,能多上演行星組曲以外的曲子,說不定會為喜歡占星,滿身靈氣的霍爾斯特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現在的錄音,我只能說,還是太老派了啦...

艾爾加指揮自己作品的盒子“Elgar edition"錄音

圖片
終於把艾爾加指揮自己作品的盒子“Elgar edition"聽完了,共十一片CD。面對這種大全集,可以跳著聽喜歡的曲子,也可以從開頭一曲一曲聽到最後,我屬於後者,一定要全部聽完。艾爾加應該是主要作曲家中,唯一指揮錄音自己所有作品的(除了室內樂),也算是一個難得記錄吧。 聽到他親自指揮十九世紀末首演成功的謎語變奏曲和失敗的神劇傑隆提斯之夢,真是非常傳奇,很特別的是還有他為寵物狗寫的小曲子“米娜”,極為溫馨,兩首交響曲與兩首協奏曲也都是示範演奏,至於四首交響詩,被忽略的Froissart 曾被稱為英國第一首重要交響詩,現在聽來卻最討人喜歡,完全是勇武的騎士風。 另外他改編巴哈大型管風琴曲BWV537為管絃樂曲也是第一次聽到,還有著名的五首威風凜凜進行曲,早年的少年魔杖曲集,都是管絃樂傑作,或許現代樂迷對艾爾加多半作品興趣已不大,古典音樂也浩翰如海聽之不盡,但我偏愛像長篇小說的方式,才是完整記錄人生。

談談布魯克納的鋼琴曲(Bruckner piano works)

圖片
  聽布魯克納鋼琴曲,是鋼琴家兒玉麻里的最新錄音,發現一首g小調鋼琴奏鳴曲...沒錯,布魯克納有鋼琴奏鳴曲,但只有第一樂章,長達八分鐘結構也完整,也為我再添一首愛曲。 其他如Erinnerung(紀念),Stille Betrachtung an einem Herbstabend(秋夜靜思),都讓人沉思,這兩首旋律簡單卻綿長,和聲複雜,有點像他交響樂章的第二主題,是浪漫傾訴,還是感嘆世事無常?還有一首精彩的半音練習曲,短暫幅度卻很大,未來希望有機會出現在音樂會中。  這些都是1860年代的曲子,當時他才完成了第零號與第一號交響曲,算是早期。但以第一號交響曲與f小調彌撒曲,有名的聖母頌,g小調序曲來說,這時期的可聽性,並不比他之後的作品來的遜色,節奏也有活力多了,聽了讓人振奮不少。

裴高雷西的《聖母悼歌》Pergolesi:Stabat Mater

圖片
  國慶日最好的活動,就是來徐大哥家聽黑膠,在寬闊如小禮拜堂的音響室,欣賞宗教音樂很適合。今天是我從沒能專心聽完的裴高雷西“聖母悼歌”,一個原因是裡面每首曲子同質性高,都是女高音女中音,也都是絃樂合奏,氣氛又凝重,久了容易厭煩。  但今天這個阿巴多指揮的版本,我很專心從頭聽到尾,總算明白為什麼貝里尼說過:若他能寫出像聖母悼歌這樣的曲子,他不介意像裴高雷西那樣英年早逝(26歲)。我沒查任何曲子相關資料,甚至連歌詞都不管,純粹只是聽,得到的也是純粹的感動,這是如天使歌唱那樣的渾然天成,什麼情感都是直接的,旋律都是可哼唱的,卻豐富的讓人讚嘆。  誰說聽古典音樂前一定要讀一堆資料,甚至需要導聆呢?也許根本不需要,反而我在感動後才去翻查資料,更驚訝於此曲的歷史,裴高雷西是位充滿謎團的作曲家,冒用他名字的作品曾有四百首以上,只因為他是當時大家爭相收藏的傳奇,其實冒用巴哈名字的作品也很多,音樂史上類似的情況有多少?裴高雷西到底是誰呢?

佛瑞:敘事曲(Faure Ballade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Op.19

圖片
  (連李斯特都感到難彈的曲子) 當對音樂有些厭倦時,聽佛瑞是很好的選擇,不用動腦勞心,不用與命運,失意,生離死別...這些搏鬥,也不會覺得難過,他的音樂就如四季變幻的命運本身,隨之流轉,心境豁然。 找到了這張佛瑞協奏曲全集的唱片,等下...佛瑞並沒協奏曲,為什麼會有這些曲子? 原來佛瑞有寫這類曲子,只是名字不一定叫做“協奏曲”,最有名的應該就是為鋼琴與管絃樂團的敘事曲(Op.19),聽說李斯特拒絕彈奏,因為太過困難了...的確這麽悅耳浪漫的曲子,聽起來卻以為是雙鋼琴(其實是一個人彈),音符之多,涵蓋鍵盤範圍之廣,都很驚人,但聽者可以若無其事的享受,世間之複雜,就這樣舉重若輕的過去...連演奏者是誰,我都不在意了。

荀白克:第二號室內交響曲(Schoenberg Chamber Symphony No.2)

圖片
差點忘了今年是荀白克誕生150週年,只是他的名字,好像成為票房毒藥了...只剩弦樂六重奏”淨夜”,還比較有人演出。  但畢竟這只是他很早期,十九世紀的作品,至於真正的成熟期:二十世紀,難道沒有什麼好聽的曲子嗎?而且他沒寫交響曲嗎? 有啊,他寫了兩首交響曲,命名為”室內交響曲”,並未使用打擊樂器。但以第二號為例,有短笛,長笛,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法國號,小號,都各要兩支,還有英國管和完整的弦樂編制,這樣已經不算是室內樂了耶。 而這首曲子1906年開始寫,到1939年完成,橫跨了他的早中晚期,聽的到他一生的各種風格,更是一首”有調”的音樂(降E小調),兩個樂章的結構雖有點怪,但演奏完只要二十分鐘左右,滿乾淨俐落的。  應該不好聽吧?但第一樂章”慢板”可是有第一與第二主題的,我覺得很像馬勒的第十號交響曲第一樂章,而且和聲還更進一步,演出時間卻只有其一半而已,旋律也還算動聽,有一種枯淡的秋日之美,充滿半音的大跳音程也充滿了險峻之感,像是飄搖在名山大川,最後抵達目標安穩休息。第二樂章剛開始很有動感,就像這張唱片“荀白克在好萊塢”的封面一樣,當時逃避納粹移居美國的荀白克,就在那快樂的打桌球了...

蘇克:第二號交響曲《阿斯拉耶爾》(Suk Asrael Symphonie)

圖片
  2024.12.11新版 蘇克(Josef Suk,1874-1935)是捷克作曲家,也是小提琴家,恩師正是德弗札克(也是他的岳父),他在波希米亞四重奏團擔任第二小提琴,後來在布拉格音樂院執教。 他的作品本來深具後期浪漫派風格,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趨近無調。1904年,他受到德弗札克突然去世的打擊,決定寫作交響曲獻給亡師,而在寫作時的1905年,沒想到妻子 竟也走了 (如下圖,就是德弗札克的女兒奧蒂利Otilie),至此,這首紀念性的作品27「Asrael 交響曲」真的成了一首安魂曲,"Asrael"是舊約中職司死亡,運送亡靈的天使。 蘇克說:" 可怕的死亡天使第二次用他的鐮刀攻擊,這樣的不幸要麼毀了一個人,要麼讓 他潛伏的力量浮出水面,音樂拯救了我,一年後我開始了交響樂的第二部分,從慢板開始,這是一幅 Otilka 溫柔的肖像 " 。 全曲於1906年10月4日完成,也是他的第二首交響曲,演奏時間長達六十分鐘,完全是布魯克納馬勒等人的規模,情感的揮灑,樂器的技巧都是淋漓盡致(尤其小提琴),算是晚期浪漫派的重要曲目,也是一首罕見的「安魂交響曲」,與後來的蕭士塔高維契類似,都有滾動如旋風的音型,淒涼的效果,廣大的音域,只是蘇克既為德弗札克弟子,還是有些捷克的波希米亞鄉土味。 曲子共有五個樂章,與傳統的不同,第一第二樂章是行板,第三樂章是詼諧曲(以上是第一部分),第四第五樂章又是慢板(第二部分),調性大致是由c小調到最後的C大調,貝多芬第五號,布拉姆斯第一號,布魯克納第八號皆是如此,可說是表現從厄運中奮鬥的最佳方式。 編制是三管制,包括短笛,倍低音管,低音豎笛,還有六支法國號(第五與第六支任意使用),三支小號,三支長號,一支低音號,豎琴一台,定音鼓,三角鐵與鈸,弦樂五部。  第一樂章 行板的主題據說來自於他1898年所寫的戲劇音樂「Radúz a Mahulena」,c小調,類似有名的「葛利果聖歌」的震怒之日主題,我覺得聽來有點「審判」的意味,許多元素都會在以下各個樂章出現,尤其是後半段那重複的幾個下降音程,有些恐怖,消極,到 第一主題 正是出現時(2:05),帶有增四度的升F音,好像魔鬼在爬動: 整個樂章動態相當大且有悲劇性,過門有長-短節奏 (3:26) ,不斷的大三度下降,顯得更可怕, 第二主題 是關...

布魯克納F小調,第00號交響曲

圖片
布魯克納誕生200週年已近尾聲,今年發行了許多唱片,算是前所未見的蓬勃。最近看到美國布魯克納協會事務長John F. Berky,從他所有一萬卷以上的廣播錄音中,挑出一些發行了"Bruckner: From the Archives"這個系列,包括十一首交響曲&弦樂五重奏,第二號彌撒曲,感恩頌歌,G小調序曲,以及比較少見的弦樂四重奏&D小調進行曲,為管弦樂的三個小品,詩篇第112,150,算是相當完備(只可惜沒有經文歌與他最後完成的作品"黑格蘭" ) 這些錄音保存良好,其中他的第一首"F小調交響曲",常被稱為第00號,是1863年跟隨基茲勒學習時所寫的習作,一向是他交響曲中最不受重視的,若論創作技巧,其實已相當成熟,但聽起來不像他的作品,反而比較像舒曼第三號交響曲,第二樂章甚至還有些像莫札特... 這次選的Kurt Wöss指揮林茲布魯克納管弦樂團1974年的版本,是首度發行,當然是立體聲,說實在我不熟這位指揮家,他1987年就過世了,留下的錄音也不多,但感到相當驚艷,雖不知道這該是布魯克納第00號,或是舒曼第五號 ...而演奏效果很好,弦樂緊湊而不緊張,悠閒但不鬆散,帶有詩情畫意,管樂聲聽來特別可愛,每個段落也都順暢連接,沒有後期交響曲的塊狀重覆,Kurt Wöss排除了布魯克納常見的沉重,像是當作一首迪士尼的電影配樂,結果讓這首交響曲變得超好聽。 那會不會少了深刻的內涵?這其實是"習作",需要什麼太深的內涵嗎?能表達完整曲式與管弦樂配器美聲更重要!... (唱片的封面正是1863年的布魯克納) 收聽:https://music.youtube.com/playlist?list=OLAK5uy_n-xSVbZu77_wN6NYA69-lPb3IxKV6KDPA

舒曼幻想曲Fantasie OP.17( Pollini)

圖片
Pollini去世了,偉大鋼琴家又走了一位,他以蕭邦聞名,但因我過去不喜歡蕭邦,反而對他的舒曼特別有印象,例如這首幻想曲OP.17。 想想看,一首三十分鐘的鋼琴獨奏曲,要如何從頭到尾都引人興趣呢?當年舒曼創作此曲是要為貝多芬設紀念碑,第一樂章第二主題也帶有貝多芬聯篇歌曲“致遠方的愛人”之主題,這主題被稱為是他對克拉拉的思念,而樂章剛開始在一堆低音分解和弦上,如仙女般從高處降臨的旋律,則是代表克拉拉的第一主題,整個樂譜強弱對比甚多,還有複雜的重音錯置,但Pollini每個音都有變化,該莊嚴的莊嚴,該加速的就像瘋迷一樣,本身即已描述一個世界,也很有畫面性。 發展部開始的憂鬱小調旋律甚至有下一個樂章開始的錯覺,又回到第一第二主題結束,構想頗大但容易流為散漫,需要很多的起伏變化與構築力,"真正的"第二樂章帶有凱旋門的英雄風格,用的調性降E大調,讓人想到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在低音出現克拉拉主題,像是無所不在的思念,如何突顯又不過份呢?第三樂章也是在低音出現,而Pollini的浪漫表現在此特別醉人,雖也帶了些精準冷靜的觸鍵,但在如同對愛人傾訴的語句中,必須如此才不致變成胡言亂語,這曲子一向是我以為的難曲,要從頭到尾都發揮熱情,又要控制得宜,展現多層次的美感,Pollini是很少數我覺得有做到的。

布梭尼校訂的巴哈郭德堡變奏曲(Bach - Busoni: Goldberg Variations )

圖片
布梭尼校訂的巴哈郭德堡變奏曲 這哪是什麽校訂,根本就是改編了!布梭尼說:要把這首傑出的作品解救到音樂會...還說:為了讓聽眾適應,也讓演奏者省力,各變奏最好不要重覆,也可以省略其中幾段。他又說:當作曲時,用筆寫出來就已經是一種改編了,因為與原來腦中想的會產生誤差,所以再改編又何妨? 全曲這樣演奏只要三十分鐘左右,看樂譜,有強弱記號,表情與速度術語,甚至還有踏板,與低音加厚的八度重疊...主題的詠嘆調聽來和巴哈原曲一樣,後來卻越變越多,好幾個變奏都出現超高音與超低音,可愛卻超絕的音符此起彼落,讓人會心一笑。到了最後詠嘆調主題復歸時,竟加上了濃厚的和聲,像是小孩賴著不走開始搗亂的不和諧音程,聽膩原曲的話,可以嘗試看看,會覺得很新鮮,但絕對還是郭德堡變奏曲--布梭尼本人掛保證!這次聽香港鋼琴家王致仁的錄音。

聊聊在紐約找到的蕭邦圓舞曲手稿 ,真偽的問題(Chopin: Waltz in A Minor “Found in New York)

圖片
最近宣稱 在紐約找到蕭邦未曾面世的作品,a小調圓舞曲的樂譜,造成了轟動,鋼琴家郎朗也將之錄音,據考證這可能是蕭邦1830年代的作品,樂譜如下圖。 這當然可能是蕭邦的作品,也可能不是。但我想就樂譜本身,說一點個人看法: 像蕭邦的地方: 1.樂曲主調主音,很少放在右手的強拍,都是到後來才比較有,好像是在找主音那樣 2.第二段通常主音會比較在強拍,可惜這首曲子沒有第二段... 不像蕭邦的地方: 1.他似乎沒有在前奏使用過fff這麼強的力度,圓舞曲還是以優雅為主,何況這是首小調的曲子,完全不像他的作風。 2.這麼長的前奏,這麼短的曲子,相當不均衡,蕭邦不像是這樣作曲的。 3.前奏也太不和諧了吧... 另外樂譜手稿的簽字"Chopin"似乎不是他本人簽的...我是有點存疑啦,這真的是他的作品嗎?也許,是還沒寫完吧

普羅高菲夫:戰爭鋼琴奏鳴曲第七號的故事《Prokofiev Piano Sonata No. 7 analysis 》

圖片
我最喜歡的普羅高菲夫照片 普羅高菲夫鋼琴奏鳴曲第六,七,八號,一般稱為"戰爭奏鳴曲",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久前他才因為德軍進攻蘇聯而被疏散,其中以第七號最為有名,於1943年莫斯科由著名鋼琴家李希特首演。 這些曲子相當有趣,快板樂章常是跳躍的,慢板好像若有所思,隱藏不為人知的故事,但低音部分很“搖滾”,琴鍵壓下去像是可以扭曲空間,建構黑幕。但不管聽起來多奇怪,第一樂章是有兩個主題的奏鳴曲式,第二樂章有帶點傷感卻不太優雅的旋律,第三樂章通常是迴旋曲,與莫札特與貝多芬的曲式類似,並不特別,只有第六號多了個詼諧曲式的樂章,特殊的是,他會在最後樂章將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叫回,形成全曲的統一。 和聲方面則很不和諧,充滿七度或九度,也常常是開離的,效果像是碰撞而不是和諧,蒼勁而不是豐潤,為其特色,也就是有很重的節奏性,而非旋律性。 尤其是快板樂章,以第七號的 第一樂章 為例(見以上Pollini演奏的影片),分析什麼調性和聲意義不大,這就是一首6/8拍的曲子,也就是一小節有六個八分音符。 剛開始的旋律在整個第一樂章都常見,是 第一主題 ,調號是C大調,卻一點都不像,像一隻爬行而原地跳躍在 降B音 的蜥蜴(0:04),怎樣都要停留在這個音,連續的敲擊如同踩踏(0:04),但又跌跌撞撞的失去,並把尾音拉高造成重音(0:18),節奏也開始分斷,加了獨立、不和諧的重低音,這是全曲常有特徵。 然後是半音上升的動機(0:35),也會有第一主題反向的樣子(1:09),此為半音下降,注意低音的黑幕(1:31),其實來自樂章剛開始的連續敲擊,算是巧妙布局,也導致 第二主題 的產生(1:40),這是" 有表情且憂愁的 ",拍子轉為9/8,變成一小節九拍,一樣有尾音重音的效果... 當轉回6/8拍子時, 發展部 就開始了,是一連串的下降音階,尾音在重音更明顯,自然引導回第一主題(3:41),低音出現第二主題(4:48),與半音向上動機(4:10),和向下音階糾纏對抗,黑幕的第二主題穩定局勢(4:46),讓 再現部 直接由第二主題開始(5:47),幾乎都是圍繞著降B音,但很快又迷失了,第一主題再次出來,才由降B音斷句(6:55),回到了樂章的開頭,最後果然是由降B音結束。 第二樂章 溫暖的行板, 主要主題 由左手低音的黑幕開始(7:35),採用...

蕭邦: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的故事與解謎(Chopin Piano Sonata No.2 OP.35 analysis)

圖片
  蕭邦的第二號鋼琴奏鳴曲共有四個樂章,完成於1839年,但第三樂章"送葬進行曲"可能在1837年就已作曲,首演後爭議不少,舒曼認為他只是把四個調皮的小孩湊在一起,孟德爾頌則直言不喜歡,不過這都不影響送葬進行曲的普及,在1849年蕭邦的葬禮上就演奏了此曲,後來在邱吉爾,甘迺迪等名人的葬禮上也演奏過。 但這首曲子讓我最驚訝的是第四樂章,聽起來根本就是無調性,像一陣狂風吹過,俄國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認為這是在葬禮結束後吹過墓碑的風,也看過不少人嘗試理解此謎一樣的樂章,但都沒有讓我滿意的答案,所以,我自己就來研究看看了。 沒想到有意外的發現~舒曼把這首曲子說的好像四個樂章互不相關,我發現事實不是這樣的,說不定他當時只是開玩笑吧,範例是著名鋼琴家齊瑪曼的演奏。 第一樂章 剛開始就是一個從降D音到E音的減七度--這是音樂家常用來表示憂慮或驚愕的方式,好像聽到什麼不好的消息~然後從降B小調的第三級( 降D )-第二級( C )-降到第一級( 降B ) ,就開始了匆忙的第一主題(0:22),好像馬在疾駛一樣,也同樣充滿著 降D , C , 降B 這三個音。第二主題則與第一主題成為對比,相當抒情,速度也轉慢,轉到關係調降D大調(1:20)。 發展部將第一主題放在低音部分,非常大膽而陰暗(4:16),然後逐漸高昂,直接到再現部,這是貝多芬後期常用的方式,到第二主題再出現時已變為降B小調的平行調降B大調(5:48),這是滿常規的做法,注意尾聲部分,雖然是以降B大調結尾,卻很強調減和弦(7:06),與開頭的減七度相關,最後好不容易克服,到達大調和弦結束,也暫時解決了樂章開頭的驚愕。 第二樂章 詼諧曲分三段,第一段像是馬厝卡舞曲(7:28),充滿強力的節奏,不輸貝多芬,有時也像圓舞曲(8:13),畢竟都是三拍子,雖以小調結尾,但第二段就轉為大調(8:42),氣氛變為夢幻,第三段就回到第一段(12:45),還順勢以大調結尾,卻接上 第三樂章 的送葬進行曲。 這曲子非常有名,雖然第二樂章結尾有變慢,為送葬氣氛做準備,但突然接上還是有點奇怪,很有意思的是,主要主題也是降B小調的第一,二三級( 降 D , C , 降B 這三個音, 14:49),如第一樂章開頭一樣,我想這不會是偶然,也代表繞了一圈,我們又回到原點,但速度變慢了: 這主題走到後面減和弦就越多(1...

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的浮士德試解(Liszt: Sonata in B Minor analysis)

圖片
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完成於1853年,首演於1857年,呈獻給舒曼,可惜當時舒曼已入療養院,並未能演奏,但後來大受歡迎,也是這位"鋼琴之王"唯一的鋼琴奏鳴曲。 這首演奏時間長達三十分鐘,而且只有一個樂章的曲子,對理解是一大挑戰,布拉姆斯當年聽李斯特親自演奏,竟然睡著了~這真的有點誇張,但相反的,日後成為李斯特女婿的華格納則極為稱讚此曲,也顯示了兩個樂派之間的分歧。但不管怎麼說,這是首演奏技巧壯觀而華麗的曲子,歷來的描述很多,雖然李斯特沒有給任何暗示,但後人常認為與歌德的"浮士德"相關, 我覺得 滿有趣的,也想試試看,而曲子其實是有密碼在裡面的,這是我自己的發現啦。 範例是著名鋼琴家齊瑪曼的演奏。 剛開始的下降音形,可解釋為浮士德消沉的狀態,注意 C (0:16)與 降A (0:23)這兩個音,分別是b小調關係調D大調的 降第七級音 與 升第四級音 ,這兩個音造成異質與疏離感,第二次下降音形(0:34)則帶有 升F 與 降E音 ,暗示最後將由平行調B大調結束這首曲子(這兩個音為其主大調和弦的組成音),也就是剛開始就暗示了結束。 然後的 第一主題 (0:54),帶有反抗,可視為他要突破這種狀態,帶有不和諧的減七度音程。 低音有點惡魔感的旋律(1:07),可視為梅菲斯特,李斯特稱之為”爆炸性的敲擊”。 第一主題 的發展象徵他活躍起來,在把帶有 C (0:16)與 降A 的和弦都去除後,才歸位於本調b小調(1:49),一連串非常有活力的八度重疊(2:30),雖又來到 C 與 降A (2:42),這似乎是個迷途的轉調,但八度音立刻奮起,把 降A 還原為A(3:02),下降音形與梅菲斯特的組合(3:08),讓他落入懷疑,直到確認大調後開始升騰(3:43),每小節剛開始都有踏板記號,音量持續,然後速度變慢(4:48),像是他遇到葛麗卿一樣...但魔鬼仍躲在暗處(5:24)。 第二主題 帶有甜蜜與夢幻,可能象徵葛麗卿~但這主題,其實是從魔鬼變換來的啦,因為這都是他的安排,有點慵懶,還帶有大量的裝飾音(7:33)。 再來可以說是 發展部 的開始,活躍的第一主題(7:50),轉成了C大調,曲子進入迷醉狀態,揮灑極為大膽,以高低音差距極大的三連音(9:30),卻漸漸走歪…為什麼呢?因為 C 與 降A 這兩個音又跑出來了(9:5...

史克里亞賓:升F小調鋼琴協奏曲的故事與分析(Scriabin: Piano Concerto , Op.20)

圖片
  史克里亞賓的鋼琴協奏曲作品 20,完成於1896年24 歲時,是他第一部完成的管弦樂作品,也是唯一的協奏曲。 天才的他,僅用了幾天時間就寫好了,但老師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覺得效果不平衡,想幫他改訂,被他所拒絕,直到次年 5 月才完成了管弦樂編曲(而且是在他的出版商和贊助人米特羅凡·別利亞耶夫的不斷催促下才完成的),於 1897 年 10 月首演。 那麼...這是他的早期作品,後來演出機會也不是很多吧? 其實,史克里亞賓後來常常在巡迴音樂會時,演奏這首曲子,即使他晚年的音樂風格進入"神秘和弦"或"無調性",早就與這首傳統的協奏曲差異極大了...我相信他很喜歡這首曲子,後期寫的"普羅米修斯-火之詩",雖然也有鋼琴協奏曲的形態,但風格太前衛,樂團編制太龐大,顯然不能常常演奏。 另外此曲也被認為是俄國帝制末期"白銀時代"的象徵。"白銀時代"是文學用語(大約1890-1920),當時俄國文壇一改前輩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以小說為主的創作,改以寫詩為主,並崇尚叔本華與尼采,帝俄時代的強盛與傳統遭到了質疑,又處於世紀末的憂鬱與不安,一邊嚮往著新世紀,又回望舊世紀的消逝,不久後共產黨就興起,1919年將皇帝推翻,白銀時代可說是充滿著帝國的極致,但又有破滅的預感。 聆聽這首曲子,就充滿著這樣的氣氛,在旋律讓人美到心醉時,常常就是崩解的開始...我很喜歡烏果斯基(Ugorski)演奏鋼琴,與布列茲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的版本(DG),聽了很多次,但這曲子看的到現場演出更好,以下是夏瑪尤演奏鋼琴,與Poga指揮WDR Sinfonieorchester的現場演出。 對於這首三個樂章,演奏時間只要二十幾分鐘,又如此迷人的協奏曲來說,太多文字的分析是沒有必要的,我只想寫些我觀察到的有趣地方。 第一樂章 快板,剛開始法國號的下降音階後,第一 小提琴奏出的 升G-A-升F-升G音 (0:06),是很重要的動機,稱為" 主要動機 "吧: 此動機充滿著憂思,也馬上由豎笛反覆。這是首升F小調的曲子。獨奏鋼琴很快進來,也演奏下降音階,為 第一主題 (0:17),但注意聽,低音部分正是" 主要動機 ",這樣的組合是很巧妙的,在管弦樂反覆此主題後,鋼琴...

舒伯特最後歌曲集:《天鵝之歌》的故事與欣賞(Schwanengesang D.957 analysis)

圖片
  舒伯特的天鵝之歌( Schwanengesang,D.957)是他的三大連篇歌曲之一,收錄了在他生命最後一年所創作的歌曲,共有十四首,詩人 萊爾斯塔勃( Ludwig Rellstab)為第一到第七首的詩作者,海涅為第八到第十三首,第十四首作者是賽德爾( Gabriel Seidl),所以並不像他的"冬之旅"一樣有連續性的情節,而是在他去世後由出版商編輯而成,取名"天鵝之歌"是因為相傳天鵝死時叫聲最淒美,當然也是為了紀念他的逝世。 萊爾斯塔勃本來是委託貝多芬寫曲,但當時貝多芬身體已很差,只是他也沒委託舒伯特作曲,所以看到樂譜很驚訝,這位詩人也很有名,就是他將貝多芬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取名為"月光奏鳴曲"的。海涅則因為自己的詩能配上這麼好的音樂而感動, 賽德爾本來就是舒伯特圈子裡的朋友。 與前一年完成的"冬之旅"類似," 天鵝之歌" 多半都是以失戀,或思念為主題的歌曲,這真的是永遠寫不膩的主題。前幾天。我被一位樂友詢問,舒伯特的天鵝之歌,特色到底在哪裡呢? 於是我很認真的把這個曲集聽完,覺得音樂常常表面平靜,內心卻是憂慮,所以會運用表面大調,暗裡小調的手法,也讓曲子的意境充滿了轉折。 我先推薦歌詞翻譯的兩個版本,一個是由我的好友,部落格格主深河所翻譯的,他這個譯本辭句非常優雅,有詩的意涵,符合原作的文學性: https://classic-blog.udn.com/mobile/7speranze/180807700 另一個則是有德文與中文對照,在bilibili上的版本: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5472696/?jump_opus=1 非常感謝他們。先聽聽第一首" 愛的信箋 (Liebesbotschaft)",演唱者為著名男中音費雪狄斯考,鋼琴則是Moore,也是我認為的最佳版本。這明顯是思念遠方愛人的作品,歌詞如下:(由深河所翻譯) 潺潺流小溪,銀亮而潔白, 請你向心愛,奔馳且輕快; 小溪最信賴,請你當信差, 捎去我問候,遙寄千里外。 花兒朵朵在,伊人庭院栽, 鍾情而穿戴,綻放在胸懷; 所屬其玫瑰,深紅光澤開, 小溪受託拜,清涼洗塵埃。 岸邊若徘徊,恍神於夢懷, 想我...

蕭斯塔科維契:最後的第十五號交響曲的故事(Shostakovich Symphony No.15 in A major)

圖片
蕭士塔高維契第十五號是他最後一首交響曲,完成於 1971年7月, 65歲時,在此前他已有心臟病問題,並意識到死亡,前一首第十四號交響曲正是"死者之歌"。 他其實可以不用作曲好好休養,他卻表示:"不作曲我就活不下去" 這首曲子有總結他一生的意義在,引用了自己過去的作品,也有其他作曲家的音樂(他說其中有羅西尼,貝多芬,華格納,並受到馬勒影響),他曾說這首曲子每個音在他心中都清清楚楚,只要花時間寫下來而已。 首演是在隔年的1972年1月,指揮的正是他的兒子Maxim Dmitrievich Shostakovich,樂團是莫斯科廣播交響樂團,隔年他也指揮此團進行了錄音,當然是此曲重要版本。樂團是傳統的二管編制,並沒有特別大,法國號四支與小號二支,長號三支,低音號一支,比較有特色的是打擊樂器,除了定音鼓大鼓小鼓三角鐵與鈸外,也加上了鑼,木琴,鐵琴,鋼片琴,響版,木魚,樂鞭等,還有極具特色的顫音琴(Vibraphone)。弦樂雖都有指定人數,但" 如果更多就更好 "。 第十五號交響曲由四個樂章構成,而且沒有聲樂,算是比較傳統的,上一次這樣的作品是第十號交響曲,加上編制不大,感覺是比較輕薄的作品,但演奏時間要將近四十分鐘,絕對不是輕鬆的,以下是葛濟夫指揮馬林斯基劇院的現場版本,我很喜歡,這首交響曲不只用聽的,還可以用"看的"。由於此影片已被刪除,新影片約比時間標記早1分04秒。 第一樂章 小快板 2/4拍子 老蕭說這是回想幼年的玩具店。剛開始由鐵琴打出兩個E音~若照節拍器速度,大概是一秒一個,滿像是時鐘的秒針,所以被解釋為鐘聲開始,此樂章為奏鳴曲式,卻摻入羅西尼的威廉泰爾序曲,有些拼貼風,但也有玩具式的趣味聲響。 在這兩個E音後出現的長笛獨奏 第一主題 ,卻是由降E音開始,有點偷偷摸摸的(1:12), E音 與 降E音 的距離也造成一種疏離感,而調號是A大調,剛開始卻像是a小調,而且相當長,幾乎走過了音階所有的十二音,有趣的是該主題是五十九小節,到第六十小節就進入上升段(2:19),難道是象徵著六十秒(一分鐘)? 但更好玩的是,第一主題隱藏在低音部分(2:26),在鐵琴持續敲響時,低音管複述此主題,後來又由弦樂器,小號等進行各種變裝,但調性始終不是很明確...當威廉泰爾進行曲出現時...

威爾第最後歌劇《法斯塔夫》的故事與音樂(Verdi Falstaff)

圖片
  威爾第的歌劇《法斯塔夫》於1893年在史卡拉歌劇院首演,為他最後一齣歌劇,也是生涯僅有的兩齣喜歌劇之一,上一齣是1840年的"一日國王”(Un giorno di regno),相隔五十三年,威爾第才創作第二部喜歌劇,意義非凡。 威爾第本人都一直在寫悲劇,除了他的性格外,與”一日國王”的失敗也很有關係。當時他的妻子與兩個小孩都因為傳染病逝世,他極為悲痛,卻還要寫作喜歌劇,首演 更是難堪的慘敗,讓他氣憤不已,甚至決定不再寫歌劇,後來才回心轉意,所以喜歌劇一直是他心中的痛。 到了八十歲的威爾第,早已名利雙收,他本來打算封筆,為何想寫喜歌劇呢?這與著名的作曲家包益多(Arrigo Boito)鼓勵他有關,也願意幫他寫劇本,故事改編自莎士比亞的”溫莎的風流婦人”(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威爾第也覺得有趣,這齣喜歌劇就此誕生,先前包益多所寫的奧泰羅劇本,充滿許多精妙的言詞,分場也非常明快,一掃威爾第不注重劇本的惡名,法斯塔夫更 是如此,只是威爾第將這齣歌劇當成自己的私產,無論排練或首演,一切都要照他的意思,才願意與世人分享。 首演後雖然也是大成功,但質疑之聲也不少,最主要是缺少義大利歌劇必要的詠嘆調,結尾的賦格被認為過於困難,威爾第的音樂過份強烈也是事實,他究竟改不了過去寫作歌劇的習慣,所以這齣歌劇雖被認為是經典傑作,但究竟算不算喜歌劇呢?這要聽過才能判斷了,以下是劇中十個主要角色: 法斯塔夫(肥胖好色的騎士) 男中音 福特(有錢人) 男中音 愛麗絲(義大利語讀音:艾莉綺,福特的妻子) 女高音 南妮塔(福特的女兒) 女高音 梅格夫人 女中音 葵可利夫人(女中音) 芬頓(南妮塔的求婚者) 男高音 巴多佛(法斯塔夫侍從) 男高音 皮斯托拉(法斯塔夫侍從) 男低音 醫生凱烏斯 男高音 影片是大都會歌劇院2013年的名演,有中文字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b411M7aB/ 第一幕第一場 醫生控訴法斯塔夫兩個侍從打了僕人,傷了馬,跑了,還偷他的東西。注意這場有序曲或前奏的作用,開頭的音形出現多次,也以C音開頭,到醫生出去,又以C音結尾(6:55),也點出法斯塔夫與兩個侍從根本是強盜偷竊詐騙集團。 阿們卡農(6:57):兩位侍從以差一個全音的...